康雍乾时期宫廷绘画中透视法的运用

——以焦秉贞、冷枚的创作实践为中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明末清初西学传入中国,为清代宫廷院体画带来西洋画法。与此同时,《视学》的出版使西方透视法的理论体系在中国本土生根,并深刻影响了清代宫廷画家的绘画技法及表达。其中,焦秉贞通过将西方透视法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强化物象之间关系从而突出主题的效果。其学生冷枚则在《视学》理论业已建立的背景下,继续精研宫廷绘画中的透视关系,同时借助“海西烘染法”强化了绘画中的空间感,极大拓展了宫廷绘画的创作方法。(剩余1156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