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

炎黄地理

2024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炎黄地理》(月刊)创刊于1984年8月,主管单位: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主要栏目:人...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学术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50.00 免费
目录

历史文化

河西走廊少数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艺术融合
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因位于黄河以西,两山夹峙,形如走廊,故得此名。河西走廊自古以来是沟通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通要道,是多民族不断交锋融合的核心区域,孕育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形成、融合与发展的历史活...
古代财税改革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
财税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变革,财税体制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对于中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国的财税文化,是一个历史的积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我们对目前税制改革的积极性和预见性。文章旨在探...
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进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苏区工农大众文艺的基础上,延安时期文艺运动如火如荼,随着时代变化也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逐渐走上人民文艺的道路。这种变革是适应着社会实践而进行的,既是为客观形势所需,也是...
明朝海禁对海外贸易的影响及意义
文章探讨了明朝中后期实施的海禁政策,如何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东南亚和西域地区的传播与交流。明朝海禁政策限制了民间海外贸易与接触外国商人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政府鼓励和保护了经由丝绸之路进行的大规模内陆贸易。在贸易往来中,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
“两粤宗师”郑献甫之教育思想与内涵
清代郑献甫作为广西壮族教育家的杰出代表,其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两广地区的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后世尊为“两粤宗师”。通过对郑献甫相关著作的研读和实地调研,从其关于学习的论述、学习方法的引导、人才培养和选拔的...
晚清甘肃的商业贸易
多样化的地理地貌以及气候特点造就了甘肃丰富的物产资源,也为近代以来甘肃商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府的支持举措、民间商业资本壮大等因素直接推动了晚清甘肃商贸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官茶贸易、大布贸易、沙金贸易、水烟贸易、皮毛贸易、大烟贸易等是当...
无棣县朱龙河考
朱龙河是山东省北部、无棣县境内的一条古河。明清以来,朱龙河被认为是《禹贡》记载“九河”之一的“覆鬴河”。但自禹播九河起,并无记载“覆鬴河”位置、流域的可考史料。经对《水经注》《太平寰宇记》及正史、地方史志的研究,推断朱龙河可能为先秦齐燕边界...
常州庄有可生平及著作考述
庄有可是清中期常州学派经学家,博综群经,尤深于《春秋》的解读。早年上京游学,与左辅、恽敬、张惠言等人交流学问,并受邀参与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校勘。晚年闭门著书,五经著述多达500余卷。《清史稿》统计庄有可生平著书400余卷,与实际记录在文的...
丝绸之路壁画艺术中的跨文化融合与表现
通过考察丝绸之路沿线壁画艺术,可以明显看到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这是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丝绸之路壁画艺术宝藏。通过采用描述性和比较性的手法,选取了新疆喀什、甘肃敦煌等地的代表性壁画进行深入解读。无论其形式、图案,还是使用的色彩,都充分表...
从三壁三龛窟看“云冈模式”的东传
三壁三龛窟是出现于云冈第三期的新窟形,也是“云冈模式”在第三期的典型代表。除云冈外,在我国东部地区石窟中也出现了三壁三龛窟,既有对“云冈模式”的继承,也出现了不同于云冈的新发展。文章以响堂山石窟为例,对云冈石窟和响堂山石窟中的三壁三龛窟的形...
用国粹激动种性:章太炎反疑古思想的动机
章太炎主张“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汲取古史中可供当世借鉴的部分,保护与留存国粹,而摒弃糟粕。种性植根于国学,国粹是国学的精华,欲激发种性,必先传承与弘扬国学。章太炎对古史的总体态度是反对疑所不当疑,反疑古也考虑到日本的因素,在“...
从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透视多民族文化交融
辽代散乐深受社会各阶层所喜爱,不仅广泛见诸文献和史料记载,还出现在许多出土的辽墓壁画中。宣化辽代壁画的散乐图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构图、着色与笔法的运用上表现出独特性。散乐图在乐舞形式、服饰风格、乐器种类等方面,充分反映出辽代汉文化与其他...
新媒体时代对李白文化的诠释与表达
笔者以“新媒体时代诗仙李白的文化传承探究”为主题,通过介绍太白故里李白纪念馆的背景与推动方式,阐述了如何借助新媒体工具促进李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将李白的文学遗产传递给当代社会,并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创新发展。 ...
郭沫若《女神》的艺术成就及价值
文章从郭沫若的生活背景以及《女神》的创作背景入手,观察诗歌创作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内在性和表现手法,如意境和音乐性等。同时,着重品读《女神》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并进一步探究作品在当时文学史的位置和作用,以...
尽忠倾出做长虹
历经党的创立、发扬光大及其强盛成长,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身上体现的建党精神,正是无数个伟大前辈的缩影,我们在了解李汉俊的同时,也从他身上更深刻地体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核,以及党的思想血脉和理想精髓,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了民族复兴...

风土人情

东汉巴蜀舞俑形态特征诠释
舞俑作为文物遗产,是历史社会人类意象的聚焦投射。文章从舞蹈学入手,借助图像对“东汉巴蜀舞俑”进行深描,扩宽陶俑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强调乐舞艺术与古代社会学田野考察之间的关系,探寻其外在形态背后的时代精神与宗教思想。 巴蜀地区出土的东汉陶俑具有...
非遗漆艺,如何重新“漆”彩斑斓
在当代,人文经济已经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文创产业是人文经济中重要的一环,而传统文创漆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文化内涵需进行不断挖掘和创新性转化,文章探讨了如何将非遗漆艺纳入现代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让它能够被继承下来,并进行创新性的...

遗产保护

广西梧州骑楼城建筑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
位于广西的梧州骑楼古城不仅在城市地貌当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城市纹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变历程映射出城市发展的轨迹,并且生动地展现了某一时期的文化特色。这里不仅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更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所,素有...
“把脉”山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机制
从山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机制体系入手,解读山西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总结了山西名城保护制度体系特点、成效及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和系统保护的角度对山西名城保护制度机制进行优化,以期对我国名城保护制度机制优化、构...
中国空军争取民族解放的激情岁月
重庆南山抗战遗址空军抗战纪念园,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空军特色事迹,呈现了抗战时期空军英烈为国家付出的钢铁般意志与巨大牺牲,提醒我们遵循历史的启示——将祖国的尊严与血性薪火相传,警示我们不能忘记抗战的艰辛历程与来之不易的胜利。 空军抗...
游戏思维下的福州民俗文化数字交互绘本
数字交互绘本利用数字技术在传统绘本的基础上融入交互元素,将绘本内容以数字互动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能有效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感。文章基于游戏化思维探讨将福州民俗文化融入数字交互绘本设计的策略,通过分析游戏化思维和数字交互绘本结合的适切性,论...
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猴加官文创包装的体验设计
笔者以非遗猴加官文创包装为载体,运用色彩学、符号学等理论探索其艺术元素及创新传承方式,从体验设计视角思考转型战略,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公众对猴加官的认知体验,力求实现非遗文化的高效保护、传承与活化。 猴加官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融汇了当地...
利益相关者眼中的历史文化型乡村发展路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与文化的振兴息息相关。文章在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乡村生活及政策与机制完善四个维度探究历史文化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运用AHP-模糊综...
非遗与美育的融合之路
黑龙江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地方文化的繁荣,更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笔者以龙江非遗文化为例,探讨非遗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美育体系,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自信。在明晰黑龙...

旅游与思考

让每一个美好之地都被看见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短视频嵌入文旅短视频传播的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决定以各热门平台提炼出的20个典型的文旅相关账号为基础进行资料收集。在这个基础上,借助扎根理论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定性分析,对内容进行...
基于GIS的徐州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徐州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拥有着丰富的红色遗产。文章利用GIS技术对徐州红色遗产进行梳理、评价、分析,探索该地遗产长效保护与利用机制,提出改善优化的建议及发展策略,为淮海经济区红色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填补空...
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城市的跨文化传播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崛起显著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文章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延吉市少数民族城市的跨文化传播。通过对延吉市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表达、传播方式进行深入梳理,试图理解新媒体如何促进并塑造了该城市...
基于党史学习背景的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
“潮汕七日红”是潮汕地区的“红色启蒙”,虽仅存7日,却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梳理了“潮汕七日红”的红色资源,探究红色资源在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学校、社会等三个层面提出保护和开发建议,使其更好...
动画宣传与哈尔滨金源文旅
哈尔滨是一个拥有多民族历史文化的城市,最初的金源文化、萨满文化、满族文化等的民俗文化到现代的欧陆文化。文化旅游发展下文化具有多元化,然而哈尔滨现有的城市成功IP大多都是现代品牌形象,民俗文化旅游略显落后,2016黑龙江的旅游数据显示:1亿多...
融媒体助力沉浸式乡村游,悠享漫时光
随着融媒体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融媒体视域下的沉浸式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体验方式,它将传统乡村旅游单一的观光模式,转化为一种具有互动性、参与性和沉浸感的体验模式。文章通过对融媒体视域下沉浸式乡村旅游的研究,探讨了...
帐篷露营撑起“诗与远方”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旅游业不断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休闲方式的转变,“小众化露营”热度攀升,“帐篷露营”作为一种便捷、绿色的新型旅行方式火速营销出圈,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在民族地区风景区帐篷露营地融入少数民族特色文创产品制作、民俗表演等,让消费...

文物保护

博物馆未来的关键是讲好文物故事
博物馆是空间形态下以视觉表达为主的信息传播机构,而展览是博物馆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关于物、人以及二者对话的艺术形式。长期以来,虽然博物馆界涌现了众多精品展览,但很多展览还是面临着不吸引人、观众看不懂等问题,呈现出信息传达力弱的特征。究其原...
文物预防性保护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文物预防性保护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构建文化强国,还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博物馆中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现状,提出了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应...

文物古建

古建筑中木构件的修缮与保护措施
在历史长河中,古建筑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是历史的记录者,同时也是我国绚丽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之林中居于重要地位,其结构特殊、技艺水平高,以榫卯结构为主要结构。古建筑多以木头为建筑材料,通过榫卯结构将...

地域特色

地理环境对兴化市历史发展的影响
兴化市属于县级市,坐落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江淮之间,以及里下河腹地的核心位置,其地理坐标跨越东经119°43′至120°16′,北纬32°44′至33°16′。这里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螺蛳粉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螺蛳粉发展历程,经历了街边堂食、袋装速食,再到如今全球邮购,螺蛳粉已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23年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669.9亿元人民币,预计2...
传统与现代的多元融合
文章深入探讨了藏族舞蹈在现代舞台艺术中的创新演绎,揭示了藏族舞蹈在传统与现代交汇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创新策略。着重分析了结合现代科技、引入现代舞蹈元素、加强故事性与现代表达等多维度的创新演绎策略,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民族特有文化身份...
诗意栖居与茶千年相伴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开始注意到“生态”对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价值。作为中国茶文化史上,极具自然特征和少数民族文化底蕴的云南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古茶园,从它的重要地位、所处的地域环境、自身的特征,例如自然、人文、民族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
赣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叙议
文章利用景观基因理论对赣江流域18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景观要素进行解析,识别和提取出外部空间基因、整体布局基因、建筑基因、历史环境基因及文化基因。赣江流域传统村落外部空间古朴秀美、多组团聚居、典型赣派或客家建筑风格、历史环境底蕴深厚以及本土文...

生态治理

保护海洋,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海蓝天
河北省海岸带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河北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也曾指出要改变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海洋。但海域污染日益严重,海洋生态功能持续退化,为此,针对河北省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合作共赢、科技创新、绿色...

地质地貌

保护地质遗迹 呵护地球自然之美
地质遗迹是自然遗产的珍贵成分,但是当前地质遗迹的保护现状堪忧,遭受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滞后等问题急待解决,文章深入剖析了地质遗迹保护中存在的种种困境及其内在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对策建...

书画长廊

有形与无形
公共艺术作为当下“艺术圈”的大热词汇,具有独特的公众性与在地性特质,公共艺术学科也具有广大的包容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张燕根教授无疑是当前公共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公共艺术创作与教学多年,通过大量艺术创作的经验,形成了个人符号明...
相关杂志
  • 中国商论

    中国商论

    2025年12期
    ¥17.49
  •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2025年05期
    ¥9.90
  • 河南科技

    河南科技

    2025年12期
    ¥6.00
  • 海洋开发与管理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12期
    ¥21.69
  • 计算机应用文摘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12期
    ¥9.00
  •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2025年04期
    ¥9.00
  • 现代信息科技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10期
    ¥18.00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03期
    ¥12.00
  •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25年02期
    ¥10.89
  • 中国调味品

    中国调味品

    2025年06期
    ¥0.00
  • 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

    2025年02期
    ¥3.39
  • 肉类研究

    肉类研究

    2025年08期
    ¥9.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炎黄地理

杂志价格:¥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炎黄地理

杂志价格:¥0.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