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07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本期推介

老舍的“体面”
老舍在小说《牺牲》的开头说: 言语是奇怪的东西。拿种类说,几乎一个人有一种言语。只有某人才用某几个字,用法完全是他自己的;除非你明白这整个的人,你决不能了解这几个字。你一辈子也未必明白得了几个人,对于言语乘早不用抱多大的希望;一个语言学家不...
话剧《赛金花》的禁演与解禁新考(上)
20 世纪30 年代,夏衍、熊佛西都创作过名为《赛金花》的话剧,两部作品也都曾被禁演。这两部剧作的禁演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学界同人尚语焉不详。重庆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件档案,可以让人们一窥其究竟: 四川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密令总字第1350...

项目呈现

论清代浙西词派之宗法统序
摘要: 浙派宗祖朱彝尊建构有两个宗法统序:一是南宋统序,一是清代统序。后经厉鹗、郭麐等浙派词人及蒋敦复、谭献等常派词人的不断补充完善,最终形成远祖姜、张,近宗朱、厉的宗法统序,初步实现了浙派的自我经典化。考朱彝尊、厉鹗、孙麟趾、沈祥龙、刘熙...
经典儿童绘本的隐喻化创作及对我国原创儿童绘本的启示
摘要: 欧美等地区为大众所共识的经典绘本成为我国儿童绘本的主流,冲击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载体的我国原创儿童绘本。挖掘经典绘本的创作经验,突破原创儿童绘本创作困境,是提升我国原创儿童绘本影响力的关键所在。隐喻为分析经典儿童绘本提供了认知视角...
中国乡村题材电影中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
摘要: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社会和思想的变革,文章对我国乡村电影题材中的农村女性形象谱系进行梳理,阐述了乡村题材电影中农村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和变迁过程,认为无论是深受压迫的传统女性、处在夹层中的边缘女性,还是独立自主的现...
对外传播视域下中国画批评术语英译研究
摘要: 中国画批评术语在西方的英译和传播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然而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这些批评术语往往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造成了文化的误译、误读。本文通过对中国画批评术语的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的梳理和总结...
《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思想分析
摘要:《白鹿原》是“新中国70 年70 部长篇小说典藏”之一,作者用白、鹿两家的历史变迁来真实描述了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变迁。作者将笔触瞄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试图用人物的命运来描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变迁,探究文化生存的根据。本文基于此,...
本居宣长对儒学的接受与重构
摘要:本居宣长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的国学家,他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儒学。他在研究儒学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国情,提出了“物哀”和“和魂”原创理论,从而重构日本人文精神和学术的话语,对日本近代的崛起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变异学的角度研究本居宣长对儒学...
《骆驼祥子》中的满族元素
摘要:《骆驼祥子》书写失去“铁杆庄稼”后下层满洲旗人的命运遭际,展示了丰富的满族风俗文化。长袍马褂类衣着服饰,饮食、缠足、跳大神、婚丧礼仪、贞节等习俗,传统节庆腊八节和逛庙会等,可谓琳琅满目,体现了老舍深厚的民族感情。...
“普通人”的追寻之旅
摘要: 电影《绿皮书》 荣获2019 年第91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讲述了非裔钢琴师谢利和白人司机托尼从纽约出发前往美国南部地区巡演的故事。电影围绕种族歧视展开,蕴含一系列创伤因素。论文从创伤理论的视角切入,通过剖析主人公谢利内心深处“不可...

博士之声

“记忆”的书写
摘要: 冰谷是马来西亚著名诗人,也是一个散文能手,他的多篇散文作品入选中学华文教材。他的散文集《冰谷散文》和《火山岛与仙鸟》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它们都是对“记忆”的书写:它们或在呈现个人童年和青春往事中,重构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故乡记忆”,或在...

师生论道

论梅国云《第39天》中牛大志的人物命运
摘要:在梅国云的《第39 天》中,牛大志是一个具有非典型性质的军人形象,从他的转业开始,其命运就一直处于不断的越界状态中。在军人责任与个人幸福、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荣誉、现代意识与乡土中国等一系列冲突中,牛大志的命运的象征意义被凸显,而其背后...
论梅国云《拐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摘要:梅国云的《拐卖》是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梅国云的创作基于现实,而归于理想,他甚至不惜于在小说中以夸张的手法加入大量游离于现实之外的叙述,这凸显了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人道主义观照。对于《拐卖》中的每一个人物,梅国云都给予了最大限度的...
字的艺术,文的精神:论梅国云的字相艺术
摘要: 经过了多年的理论探讨,梅国云的字相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新型艺术形式,字相艺术并非是书法或者绘画,而是一种在现代意识驱使下的人的主体精神的体现,其中核心与中国新文学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字相艺术以字的艺术、文的精神沟通了艺术和文学,其开...

红楼女子评点(十六)

清代《红楼梦》评点论邢夫人及其“承顺自保”
摘要: 作为世家夫人,邢氏在贾府内阁的地位虽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却极孤立,极不得人心,也是原著公开加以贬词的人物。清代《红楼梦》评点关于邢夫人的讨论相对不多,涉及姓氏、性格、才识、德行等方面,也是几无好语。关于姓氏,或云“邢者,刑也”,或...
刘姥姥形象的趣味与意味
摘要:刘姥姥是曹雪芹为《红楼梦》有意设计的一个艺术典型,作者把一芥微之妇置身于一侯门之家,精心编织了以刘姥姥为焦点的许多有趣小片段,这些情节对整部小说的叙事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形成了小说多样化的审美趣味。刘姥姥身上承载着极为深广的意义和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摘要: 大观园中的女儿形象, 是曹雪芹心灵中的宠儿, 曹雪芹用如椽巨笔塑造了一群或恃才傲物、清高孤傲,或温柔敦厚、温婉平和,或世俗多情、性情刚烈的女儿形象,她们个性鲜明、独具才情、精明博学、真诚可爱,富有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反叛意识,厌恶一切非...

刘以鬯研究(二)

刘以鬯小说《打错了》中的“叉形时空”分析
摘要: 时间性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往往决定小说叙事格局的架构。刘以鬯的《打错了》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借助小说的虚构性建造了一个“叉形时空”,以一个打错了的电话作为两个时空的交叉点,展现偶然事件可以推动人生的多米诺骨牌倒向不同方向。而小说对时间...

沈从文研究

城市文明入侵下病态的乡村家庭伦理观与身份价值追溯
摘要:沈从文的《丈夫》揭示了灰暗的城乡交易背后所隐藏的城市文明入侵下病态的家庭伦理观和异化的生存状态,显示了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化的商业文明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商业化和物欲对于人性的异化,带来身份价值和意义的消解、身体商品化和价值取...
沈从文的性别隐喻叙事
关键词:性别隐喻 女性主义 他者 反讽 学术界关于沈从文的女性观探究的论争较多,而更多的学者持折中主义的态度,如孙丽玲的《论沈从文的女性观》:“沈从文的女性观有较进步开放的一面,又有传统保守的一面。一方面他有‘女性崇拜’意识,另一方面,又存...

萧红研究

萧红在《生死场》中的哲学思考
摘要: 萧红《生死场》的内容和意义在不断地被研究和解读中得以丰富和深刻。作品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女性生存状态进行描写,这其中也夹杂着萧红自身的经历和情感表达,体现萧红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继而上升到对群体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和哲...
萧红的两副面孔
摘要:本文以《生死场》评价史为个案历史性地考察不同时代对这部作品的接受立场的变化,分析民族主义和女性主义阐释话语如何为萧红塑造了两幅迥异的面孔。通过对《生死场》评价史的研究,试图探究文学评价标准的变化对作品与作家的认识及定位的影响,并进一步...

性别世界

论《饥饿的女儿》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
摘要:小说《饥饿的女儿》是一部女性成长小说,作为新女性代表之一的虹影,在创作中融入自身的生命经验,叙写女性成长、生活和命运的轨迹。通过对母亲形象的建构来确立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通过对父亲的寻找来宣告父亲在身份认同作用上的结束,通过对女性身体...
谜人尹雪艳
摘要:《 永远的尹雪艳》是白先勇的一个短篇小说,扑朔迷离的尹雪艳激发了无数读者的兴趣。本文立足于文本,试图从不同层面来解读尹雪艳,并做出一点解释。...
女性作家笔下的青春书写
摘要:《十八岁的旷野》是冯彩霞2017 年发表在《当代小说》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讲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或者说是双向暗恋的故事,虽说文本中没有一个字写到爱情,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爱情的欣喜、激动、迷茫和遗憾。同时,这篇文本...
结构主义视域下残雪短篇小说的冒险与矛盾意识
摘要: 先锋小说家残雪所写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内容和结构被称为“实验文学”,这也吸引了众多读者和文学评论家对其进行解读。正是由于残雪短篇小说叙述的抽象和怪诞,所以对残雪短篇小说的解读极容易产生偏离。在众多批评方法中,结构主义剥离作品的内容,从...

语文讲堂

《木兰诗》“木兰买马”情节探赜
摘要: 北朝民歌《木兰诗》塑造了一位孝心纯笃,精忠勇烈的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深入人心,经久不衰。虽然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木兰诗》的研究,但其中的一些细节还是令人费解,如木兰是征兵入伍,为何需要东西南北四市购买马和马具?这样写的作用...
贵在虚静
摘要:苏轼《 水调歌头》 是中秋佳节思念亲人的佳作。本文主要从《文心雕龙·神思》文学创作论角度“贵在虚静”对《水调歌头》从明月夜的宁静、苏轼的心境、词曲语言的意境三方面进行赏析。与当代中学生一起,在文本赏析时达到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从文学史走向文本的纵深
摘要:文本的孤篇阅读消解了文学的深度,本文拟以苏轼群文为例,探讨从文学史的角度走向文本纵深的路径,文史的重新结合使语文教学获得了全新的世界。...
叙事学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摘要: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其“虚构”的艺术在于曲折、设疑和留白: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虚构了一波三折的故事,巧妙安排情节将菲利普一家打出常规,暴露了各自的深层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情感错位。而小说“叙述”之妙体现在双重叙事视角的嵌套...

文化与传媒

当代艺术传播变迁研究
摘要: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中国书法艺术的内涵与价值,进一步明确了传承书法艺术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据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应对措施供参考,以期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领悟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使书法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时代任务。...
分类融合与地方文艺出版社破局之路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地方文艺出版社作为文艺出版领域的中坚力量,受制于传统出版观念和经济实力等因素,陷入融合出版困境。为此,笔者从单点突破入手,提出地方文艺出版社图书品种分类融合的一体化策略,以期...
“三美论”视角下《诗经·关雎》英译对比
摘要:《关雎》是一首赞美纯真爱情的地方歌谣,结构匀称,内涵丰富,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对于翻译诗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意美、音美、形美”角度,对辜正坤和许渊冲《关雎》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从而揭示翻译理论对实践的现实指...
《牡丹亭》 翻译研究述评
摘要: 20 世纪起,《牡丹亭》经翻译传播海外,现已有英译本、德译本、法译本、俄译本、韩译本、日译本、西译本等。依据知网现有论文,从四个方面对《牡丹亭》 翻译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论文分别为语言转换类研究、综述研究、传播和影响研究与非英语翻...
重返与方法
摘要:《 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作为“八十年代研究丛书”的重要成果之一。程光炜与一批学者以“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角色“重返”80 年代,其对当代文学和学科建设的思考,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文学讲稿》在重返80 年代,打开文学...
反思与调整:逐渐开放的女性写作批评
摘要:于《浮出历史代表》重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尝试之后,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利用多重理论资源与方法,结合新时期女性写作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化困境,显示出戴锦华女性写作批评的调整与重建女性主体和女性...

古典丛谈

《诗经·采薇》: 一首家国矛盾的变奏曲
摘要:《诗经·采薇》以自然流畅的表达、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唱三叹的真情诉说,把远古征人于战争之中的战斗豪情与思念情愫交织在无尽归途中。虽历来有主题多重之学术争论,但就其透过战争背景写生命的本真、人性的无奈、战争的思考这一多维角度来说...
《文心雕龙》的“子书”之辨
摘要:《文心雕龙》的“子书”与非“子书”之辨,历代史志目录、品评者都持有不同的判断。是否为“子书”,对于认识《文心雕龙》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文心雕龙》的分析,刘勰是要凭借这部思想上多元融合的《文心雕龙》来纠正文坛不良风气,实现“著...
王诜《烟江叠嶂图》唱和诗中的归隐情结
摘要: 现存北宋著名画家王诜的山水画《烟江叠嶂图》后,附有苏轼和王诜的唱和诗各两首,四首诗中均明显表露了二人的归隐情结,且这种归隐之心经历了不断强化的过程;如果从他们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所处社会背景等角度探析,从中可见以苏轼为代表的“仕隐...
《西湖三塔记》和《洛阳三怪记》考辨
摘要: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中,有《西湖三塔记》和《洛阳三怪记》两篇极为相似的作品。对于这两篇小说的成书年代和孰前孰后,学术界一直争议不断,未有定论。从《西湖三塔记》中很明显的后人口吻以及“面色深如重枣”这一句人物描写,可以看出来《西湖三塔...
冰心小说中的寂寞书写
摘要: 冰心继承中国文学的感伤传统,她书写寂寞的小说运用简洁晶莹、充满诗意的文字,巧妙地将人在童年、少年和成年时的不同寂寞处境相连,深刻阐释了孤独寂寞的人生内涵。在艺术技巧上,冰心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富有诗意的语言、反衬的艺术技巧和多种叙事...
以生态手段对抗现代化视阈下的人性异化
摘要: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资源为代价,以此促生的资本僭越和消费主义颠覆了传统的价值体系和幸福观。物质与精神家园的双重沦丧,使现代人普遍陷入一种“失乡”的状态,产生愈发普遍的心灵焦虑和人性异化表象。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小说论丛

浅析《红与黑》中于连的秘书形象
摘要: 于连是司汤达小说《红与黑》的主人公,关于于连的形象,诸多学者主要从人物性格、悲剧命运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探讨于连的秘书职业能力以及秘书职业道德的缺乏导致的悲剧命运,从中分析塑造成功秘书形象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秘书提高自身能力,提升...
试论《雨王亨德森》中亨德森精神危机的产生与解决
摘要:《雨王亨德森》是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品,它被认为是作者发出的浪漫主义宣言书,而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理论很好地契合了《雨王亨德森》中主人公亨德森的形象及其经历。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入...
《圆屋》中异质空间下的本土裔自我主体性的建构
摘要: 美国当代本土裔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代表作《圆屋》主要揭露了奥吉布瓦族所遭受的法律不公的事实。本文运用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分析作者如何在边缘群体奥吉布瓦族所处的异质空间内运用他们的口述传统、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重现美国本土裔...
合作原则视域下《伊豆的舞女》的会话含义分析
摘要: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作品描写了主人公只身前往伊豆旅行,途中偶遇巡回演出艺人一行。在与巡回演出艺人一行人交往的过程中,主人公排解了内心的忧郁和苦闷,逐渐摆脱孤儿根性,开始融入社会。本研究以小说故事情节发...
沙子与现实
摘要: 安部公房是日本现代派大师,其作品饱受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与存在主义哲学影响,非常关注普通人的精神、思想状态,大量着墨于心理描写。《砂女》是安部公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原本是教师的男人出远门捕捉斑蝥,却误入了一个沙漠中的村庄,在被...

文苑经纬

“抚局”略考
摘要:咸丰十年(1860)是清政府外交近代化开启的一年,清朝在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之后建立了近代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开启了外交的近代化道路。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抚局”,学术界存在很大的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当时清政府建立了名为“抚局”的外交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复仇形象研究
摘 要:经梳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文学复仇形象研究的现有资料,可将中国文学复仇形象的研究归为三类:复仇形象的分类研究、复仇形象的比较研究和女性复仇形象研究。而这些研究又主要是从文化范畴、文学范畴来对复仇形象展开分析、研究,...
以现象学“本质还原”方法重新审视文人画理论
摘要:以现象学视野重新审视在独特的中国美学背景之下产生的文人画,分析文人画创作观念中“物化”与现象学“本质直观”、文人画“妙悟”与现象学“本质还原”之间的相通性以论证用现象学还原文人画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并通过本质还原的方法悬置文人画因素对于...
阿列克谢耶维奇儿童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
摘要: 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其独特的非虚构文学闻名于世,其作品也是近六十年来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文章以其代表作《我还是想你,妈妈》为例,通过文本细读,分析阿列克谢耶维奇独特的非虚构写作风格、悲天悯人的儿童视角以及复...

影视观察

“黑色基调”:《金钱不要碰》与《英雄本色》
摘要:“黑色电影”( Film Noir ) 主要指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城市为背景的好莱坞电影,它属于情节剧的范畴,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血腥、性等元素,主角的行为从道德中脱轨或是背离社会律法。20 世纪80 年代末,保罗·施拉...
探寻叙事与主题间的联系
摘要:2006 年由墨西哥导演冈萨雷斯 · 伊纳里多执导的影片《通天塔》斩获了包括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在内的许多奖项,也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电影把四个处在不同时空的故事用非线性叙事的手法融合在了一部电影里,向观众展示了一个错综复...
浅析日本课堂中的话轮转换
摘要:近些年,以会话为单位的语言研究非常盛行。其中,话轮转换分析是会话分析的重要内容。很多相关研究者已经研究了语文和英语课堂中的话轮转换,大部分视角集中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本文从语言学入手,以《对不起,青春》中日本老师说服学生的课堂对话...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3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6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3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7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3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2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7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6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6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7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评论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评论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