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育”到“自育”:契约式协同育人的校本实践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路径,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部署。当下,校家社协同育人活动虽广泛开展,却在实践中“难以达成主观育人共识与客观育人行动的统一”,暴露出三重核心矛盾:一是主体倒置,学生被边缘化;二是协作断裂,资源碎片化;三是形式空转,实效性薄弱。这些困境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与观念桎梏: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学生被视为“教育客体”,协同育人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完全由成人主导。(剩余443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