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长三角地区京胡遗存与文化记忆
——以京胡藏品为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京胡作为京剧伴奏的核心乐器,其制作工艺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乐器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更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革和文化传承的微观缩影。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个体手工作坊向集体工业的发展,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了文化传承。博士收藏的60把京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和人文价值,通过“回归本体”①的器物研究,以“二度田野”③考察方法,从乐器上保留的标签、题刻、工艺痕迹等方面,考察这批藏品的制作时期、产地、工艺特点和品牌变迁,从而勾勒出20世纪中叶前后中国江南地区乐器制作行业从个体手工作坊向集体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剩余48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