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文:面对时代阵痛钢琴教育者都要有一份“情怀”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从上世纪80年代“钢琴热”席卷中国后,学习钢琴几乎成了每个家庭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首选。正如行业中的一句名言:让音乐走入家庭,让钢琴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

后疫情时代,因“教育双减”“艺术机构整顿”等因素,不少钢琴培训机构和老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钢琴教学进入瓶颈期。随着记者的深入了解,却发现此时仍然有优秀的钢琴老师和钢琴培训机构涌现出来。(剩余313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