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中的生命情思

——论《赤壁赋》中的生命哲学建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于赤壁江畔写下千古绝唱《赤壁赋》文中“水”与“月”的意象交织,既是自然之景的审美映射,更是苏轼对生命本质的哲学叩问。在宋代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下,苏轼以水月为镜,映照出中国文人面对时空焦虑、政治挫折与存在虚无时的精神突围。本文从“初赏水月寻情踪”“再望水月解情因”“三思水月感情生”三个层面,探析《赤壁赋》中水月意象的哲学建构及其文化意义,揭示苏轼如何以自然意象为舟楫,渡尽人生苦海,为中国文人筑起一座精神桃源。(剩余5121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