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阈下喻荣军话剧探索

——以《天堂隔壁是疯人院》《老大》《家客》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20世纪80年代话剧“黄金时代”过后,现代社会的“物质化”“平庸化”依然持续影响话剧创作。许多剧作家“制作”话剧的舞台性有所增强,但却以弱化剧本的文学性为代价。再加上影视产业的兴起和话剧行业的低迷,导致了优秀剧作减少。而以抽象元素为核心、减少叙事性,弱化象征性和写实功能的纯形式的舞美不可能攀上一流话剧的高峰,没有文学性的舞台不可能真正长久。(剩余7152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