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场域中的乡愁与共同体意识

一一以聂华苓、余光中、陈映真为中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国台湾文学永恒的乡土情结表达,体现文化建设的姿态和互识互动的文本对话场域。滥觞于明末移居台湾诗人笔下的乡愁母题历久弥新而各具时代特殊内涵,是台湾文学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生命力的价值保障。通过台湾书写视角传递出中华文化价值理念,一方面以文本解读探求作家精神心态和主题指向,见证台湾知识分子作为在场者的视角和维度去关照历史;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存在对认同的思考,在作家们的创作中乡愁话语的呢喃表达,或显或隐是为追求自我实现更高级情感需要,透露着对人文精神的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也更加深刻地践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关注。(剩余8759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