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疗效预测中的作用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从手势的数量、手势的沟通功能和手势的整合能力三个维度,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手势在早期行为干预疗效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招募24名ASD儿童,给予其持续3个月的早期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半结构化游戏互动范式评估ASD儿童的手势,以及使用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第2版(ABAS-Ⅱ)和汉语沟通发展量表(CDI)评估ASD儿童的社交能力、适应性行为和言语表达水平。(剩余2021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