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中的方俗词释证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作为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戏曲的口语化程度较高,方俗词较为丰富,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材料。以《古本戏曲丛刊》中的语料为例,对“悲秋”“忽瞭”“老娘家”“假乖”四个词语进行释证。其中,《宦门子弟错立身》中“悲秋”的意思是“屄”,指女性生殖器;《钟情缘》中“忽瞭”的意思是双眼闪动而有神;“老娘家”应是“老人家”的俗读音,《双和合》中则用于男性老年人的自称;《庆冬至共享太平宴》中“假乖”的意思是假装、故作姿态。(剩余1355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