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自体的超越

——基于存在概念的比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物自体作为康德存在概念中的核心部分,只能被应用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的前置概念,其存在属性有相当多的缺陷。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存在观从事物的根本出发,将一切现实的存在相互统一。现象学对存在概念的探讨与康德相去不远,其将“感知”和“对象”的一致作为存在的认知方式,缺乏认识—实践过程中的统一性。科西克将马克思主义与海德格尔哲学结合起来对存在进行理解,通过对实践的“生存化”注解,将存在嵌入物质世界的关系之中。(剩余617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