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来的小说:空间性、诗化与超语言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文学的关注点不再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细致描写,而是强调人的心理和主观体验。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意识流文学应运而生。尽管与威廉·福克纳与詹姆斯·乔伊斯相比,大多关于意识的文学并不会抛弃传统的叙事结构或在其他方面有所创新,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流正逐渐被吸收为一种常规的叙事方式,将意识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已经隐隐成为当下文学的主流趋势。(剩余5316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