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大旱使“气候文物”重见天日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多地遭遇严重高温干旱,河流、湖泊水位大幅下降,一些沉在水底的物体、建筑、古迹等重见天日。面对今夏席卷全球的热浪和干旱,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和舆论认为,这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在加剧的警钟。

“饥饿石”再次现身

由于干旱,中欧主要航道之一易北河水位下降,露出河底的“饥饿石”。历史上遭遇严重干旱时,这些石头露出水面,被人们刻上字和年份,作为给后人的“留言”,被称做“饥饿石”。(剩余192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