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与“作者之死”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古代文论中,作者的中心地位被强调,文本的功能却被忽视,直到十八世纪“作者之死”之后,文本才获得了独立地位,并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文本与作者本人是一体两面,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文学活动。这段文本所蕴含的意义极为丰富。保障读者自由的同时,文本的独立性也为作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诠释方式。

知人论世

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了一种著名的文学批评方法,即“以知人论世”,这一方法被广泛引用,指出了解一个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是了解他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的关键。(剩余403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