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与规避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既带来了创新的可能,也引发了主体地位受冲击、意识形态渗透以及数据隐私泄露等伦理风险。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表现

  (一)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削弱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的主体,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交互特性可能导致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消解,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算法模型建构的“拟主体性”正在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剩余362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