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语言的“通货膨胀”


打开文本图片集

豆瓣网上有个话题:我经历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语言通货膨胀,这个词很有趣。但怎么来解释呢?

举个微信聊天常用的例子吧。

比如,起初表达好笑用的是“哈哈”两字,但是,“哈哈”用多了就显得不够有诚意甚至有些敷衍。于是,为了表示我的“哈哈”是真的“哈哈”,就变成了“哈哈哈”,再到后来,三个“哈”也不够用了,就得“哈哈哈哈哈哈哈”了。(剩余827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