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视野下的人性观照

——以《呼兰河传》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萧红的《呼兰河传》以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呼兰县城为背景,写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文化,既是温暖的回忆,也是对当时愚昧麻木国民性的批判,两种情感矛盾交织。本文以萧红的《呼兰河传》为依据,通过对创作的溯源、对人性的探讨、对乡土社会中不合理的蒙昧的分析,揭露和剖析当时社会的现状,揭示人性的弱点,企图以此来唤醒当时麻木的人民。(剩余532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