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翻译的音形义编码
——以《射雕英雄传(四)》英译本为例
【摘要】传统文化在武侠小说中以综合形态出现,研究武侠小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外译和跨文化交流意义重大。实际上,拓展中国武侠小说在全世界传播的文化地理分布阻碍颇多。囿于环境,借助翻译实现文学有效性的传达至关重要。语言艺术美的再现或补偿很大程度上以语言的音、形、义为根基。本文通过剖析《射雕英雄传(四)》原作与译本发现,译者在文本编码时主要通过中国文论强调的音形义传递原作精神:语义关乎情理,从根本上影响着受众的解读,其实现方式多为与音或形的两两结合,即音义显化、形义显化,或是三者有机结合(音形义显化);语言形式和人物形象对文本有效性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文本中“声音”的处理多表现为抽象的形式,具体体现在词汇选择和人名翻译上。(剩余58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