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的困境与良知的超越

——论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 近代西方哲学面向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由此建立的主体性却陷入困境,继而康德对现象与本体作出区分。宋明理学重视探究本体与工夫的关系,而朱子的格物工夫须豁然贯通来下一转语,阳明则以良知彰明本体又肯定知识。这两者作为牟宗三的思想资源,在牟宗三看来谈中西哲学的会通应该由康德哲学入手,而根基则在中国哲学的良知,即肯定人有智的直觉。(剩余704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