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德国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译者序
中图分类号: G64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68(2024)01-0174-13
DOI: 10.12088/pku1671-9468.202401009
“大学作为一个机构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内在强劲的韧性,也取决于更强大的外部力量如何对待它。”[1]40多年前,麦克莱兰(Charles E. McClelland)以一种兼具历史和未来的纵深感提出大学的韧性,前瞻性地预示了今日韧性社会(the resilent society)的时尚潮流,致广大而尽精微,闳中肆外地阐发了大学的质性及其与外部的关系。(剩余147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