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道教冥界观念与民间信仰的关系

——以“罗酆山鬼宫”与“泰山治鬼”为中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很早就形成了以“冢墓即阴宅”为重心、对应阳世官府构建阴间官府的朴素想象,而由此产生的对隔绝死生之阴阳通路的迫切需求,结合源于古代“时空一体化”观念中东北为死生转换、万物更始之处的“东北曰鬼门”观念,成为魏晋以来各种冥界观念的基本前提。以《真诰》中罗酆山鬼神六天宫等叙述为代表的六朝道教冥界观,在彰显道教教义和鬼神构造的同时,也充分吸收并利用了“泰山治鬼”等在文人群体和一般民众中流传的冥界观。(剩余1796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