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的非遗创作实践
——以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为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将地方民俗转换为“中国形式文艺”的形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展示,是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国际文旅市场的新需求。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长期肩负该任务,自1955年以来累计有200余名全国各地民间木偶戏传人在这里探索能在世界舞台上演出的中国木偶戏。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在不同时期对“地方民俗”和“中国形式文艺”概念的理解和展演有着明显差异,相应的实践则可归纳为“创造中国木偶剧”“市场运营中国木偶剧”和“形成‘院馆合一’模式”这三个发展阶段,最终探索出具有“现代的观剧体验”“传统的表演形式”“融合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形式拓展”等四大特质的当代“中国形式”大型木偶剧。(剩余1132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