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化理论与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的产生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运用构式化理论着重论述了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产生的原因及其作为新构式的具体表现:图式性、凝固性增加,组构性降低。“那是那是”构式在主观化和重叠形式类推机制作用下产生,其语义的减量用法是礼貌原则与虚化机制矛盾作用的结果,也展现出词汇化和语法化在构式化进程中的错综关系。文章认为,“那是那是”构式在Post Cxzn CCs阶段将进一步产生语言形式的凝固,且此重叠式寒暄语具有类型学意义,可以利用此应答语的重叠形式对留学生进行寒暄语教学。(剩余1318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