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评估的事业单位科研副产品管控策略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前言

事业单位作为创新的重要阵地,其科研活动不仅推动了科技进步,还孕育出了一系列具有潜在价值的科研副产品,包括技术、专利、数据、有形产品等,是科研活动的间接成果[1]。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科研副产品的管理,不仅是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的需要,也是实现科研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科研副产品通常被定义为在主要科研目标之外产生的有价值的成果或信息,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科研副产品可分为技术型、知识产权型、数据资料型、有形产品型等多种类别[2]。(剩余624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