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介词“就”的多义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介词“就”由动词“就”虚化而来,其在古代汉语中萌芽产生,在近代汉语中得到发展。从语义上看,介词“就”根据其介引成分的不同语义可划分为不同类别。“就”是一个多义介词,在句中主要用来引进与谓语相关的方所、对象、范围、时间等多种语义成分。在“就”的介词化过程中,人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了必要作用,基于空间意象图式的隐喻投射是介词“就”多义的认知根源。(剩余757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