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景观:萧乾小说的北京记忆与情感重塑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萧乾年轻时曾表示要做一个“未带地图的旅人”[1],原意是反驳友人用理论指导人生的观点,他向往丰富的冒险和自由开阔的天地。但他同时强调“一个人可以游遍天下山山水水,然而梦境里出现的,往往不是什么名川佳境,而是幼年走过的一条坎坷崎岖的小路,或是夏天曾经钻进去捉过蛤蟆的苇塘。”[2]

在萧乾的人生行旅中,北京是第一块版图,是他出生并度过青少年时期的精神原乡,“我这辈子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剩余1032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