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学民族志风格的生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1.张箭飞的“存而不论”:两种民族志

2016年11月13日,迟子建受聘成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驻校作家,并参加了第十季喻家山文学论坛。迟子建的创作是此次论坛的中心议题,但引起我特别注意的,却是论坛上张箭飞的讲稿(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发表)中微妙的“存而不争”:

新近发表的《界限之内——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批评》从非常专业的人类学角度解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萨满信仰,突破了一般研究者的学科知识局限。(剩余1280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