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后权力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以浙北K区为例
摘 要:“一肩挑”后基层乡村权力监督体系并没有随着权力高度集中而有所重构,而是继续沿用村“两委”书记、主任分设的“过时”监督格局。基层现行监督体系由于缺乏内部有效监督,以及受“熟人社会”、“搭便车”、村庄派系和“支持-庇护”等因素制约,加之,外部监督力量不足,存在低效(失效)现象。对此,应通过搭建以上级监督、专责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为着力点的多元共监格局,立足于畅通的进退机制、有效的村级监督、明晰的责权边界、快速的问责回应和扎实的上级监督等,塑造更加风清气正的乡村政治生态,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剩余85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