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的政治矛盾对布莱希特戏剧创作中表现主义色彩的影响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魏玛共和国的脆弱民主构成了德国现代史上独特的文化实验场,在这一动荡时期,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镜像,更是对艺术介入政治的深刻探索。表现主义运动的情感宣泄与精神觉醒席卷欧洲,而布莱希特却以理性为锚点,在戏剧中调和情感张力与社会批判。通过《马哈哥尼城的兴衰》《夜半鼓声》等早期剧作,布莱希特将表现主义的超现实意象转化为揭露阶级矛盾与异化问题的工具,并以“间离效果"打破观众的情感沉浸,引导其转向理性反思,揭示布莱希特戏剧中政治与美学的辩证关系,也为理解现代艺术在危机时代的批判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剩余400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