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菌质对大黄鱼幼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为探究饲料中添加蝉花菌质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体色、肉质和肠道代谢的影响,将初始体质量为(16.50±1.10)g的大黄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分别添加1%、3%和5%的蝉花菌质(IC1、IC3、IC5组),对照组不添加蝉花菌质(IC0组),进行了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幼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大黄鱼腹部体色的L*值(亮度值)和a*值(红度值)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IC3和IC5组的b*值(黄度值)显著高于IC0和IC1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部肌肉的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肠道代谢方面,20种含量最高的小分子代谢物中,脂质和类脂分子的代谢物数量最多,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有6种代谢物显著上调,10种代谢物显著下调,其中Trigoneoside XIIIa和Radiprodil上调幅度最大。(剩余1548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