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污染河流底泥治理现状及原位修复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为掌握原位修复在污染河流底泥治理中的作用,以污染河流为试验对象,现场采用微生物菌剂、氧化剂及曝气等原位修复手段综合研究其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处理后底泥由深黑色变成黑褐色最后转化成淡黄色,底泥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水体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在间隔投加的情况下,NH3-N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小于5 mg/L),TP浓度维持在(1.5±0.1)mg/L,CODCr浓度维持在(70±10)mg/L,表明氧化剂及微生物联用可有效降低污染河流底泥与水体中的污染物。(剩余581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