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胃息肉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饮食习惯等有关,早期多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引起腹胀、上腹痛、呕吐、恶心等,部分患者伴有微出血,病情严重时可能诱发幽门狭窄,甚至癌变[12]。早发现、早切除是治疗胃息肉的关键。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黏膜切除术(EMR)是临床治疗胃息肉的常用术式,其中APC是将氩气通过特殊的电极传导到病变组织表面,产生高温,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好且对周围组织损伤小[34]。(剩余637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