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的历史、地理与政治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处在记忆、历史、欲望和身体(姿态)之间灰白色地带的影像?在一个影像狂欢的、被拟像所构建的世界,对影像本身的理解同时也意味着对当代主体存在状态的某种异位、异时的把握方式。影像既是历史自身析出的结晶,又提供了生命平面的延展。相较于文字,影像往往以其直接的情动力量作用于当下的现实政治。近年来,“回到瓦尔堡”的热潮亦是图像时代语境下的知识特性、认识论危机的同步反映。瓦尔堡的战争摄影构成了危机
    鲁明军 乔泓凯
  • 中学历史、地理融合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历史、地理融合课程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情境模拟:利用角色扮演、模拟贸易等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商人、官员、船工等角色,体验宋元时期泉州的贸易活动等。
    潘珍华
  • 2024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四)
    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表1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统一C.加强监察制度D.推进民族融合2.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稳定了政局
  • 2021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一)
    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山西简称“晋”。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A.大禹治水B.西周分封C.晋楚争霸D.商鞅变法2.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年封建正统思想。儒家学说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A.孔子创立儒学,提出“仁”的学说B.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隋唐科举考试以
  • 2023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二)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A.货币B.礼器C.食器D.酒具2.“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指的是汉高祖A.与项羽展开楚汉之争B.推翻暴秦,建立西汉C.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D.乘胜追击,统一全国3.《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
  • 2024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一)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提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的历史人物是A.华佗B.岳飞C.孔子D.司马迁2.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3.隋朝大运河开通后,贯穿河南、河
  • 2023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三)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A.严刑苛法B.统一文字C.设立郡县D.开凿灵渠2.《资治通鉴》中记载:“玄宗开元二年(甲寅,公元714年)春,正月,壬申,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其中“开元二年”的纪年方式为A.公元纪年法B.年号纪年
  • 2021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三)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研究使水稻亩产大幅提高,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以下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A.半坡人B.河姆渡人C.山顶洞人D.北京人2.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图1、图2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
  • 2023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一)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说,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A.产生时间最早B.居于核心地位C.发展相对独立D.体系最为完备2.“短短15年的秦朝,把全国的人力财力,榨取尽了,无数血汗生命,造成许多事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灭六国B.焚诗
  • 2024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二)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
  • 2021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二)
    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农耕定居2.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在秦以前”。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各诸侯国兴起变法浪潮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青铜铸造
  • 2023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四)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诸侯兼并争霸D.生产力飞速发展2.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时指出,汉武帝时期,政府通过盐业获得的利益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统一货币B.盐铁专卖C
  •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地理
    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的青铜器铸造和玉器制作十分兴盛,以出土的玉器量多、精美而闻名的考古遗址是A.二里头遗址B.三星堆遗址C.安阳妇好墓D.河南虢国墓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业新物种的引进B.铁制
  • 2024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地理(三)
    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青铜器辞典》全面展现了中国青铜器的现存状况和研究成果,是目前收录最为完备的一部大型青铜器的工具书,填补了中国青铜器辞典领域的空白。下列文物最有可能入选该书的是A.司母戊鼎B.河姆渡人使用的骨耜C.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D.商朝的玉虎和玉象2.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图1是甲骨文字形举例
  • 课改考改背景下对浙江选考科目课时设置的观察与思考
    绝大多数学校明显缩减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课时,且头部学校比生源基础一般的学校课时缩减得更明显,在被缩减课时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中,思想政治、地理课时缩减尤为严重。
    陈新 姚天波
  • 一部植根于历史、地理与当代发展之间的重要文献
    站在西北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认识宝鸡,将宝鸡的前天、昨天与今天加以勾连,两轮《宝鸡市志》当是无可替代的重要文献。
    张世民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选课走班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思想政治和物理学科的必修部分为6个学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必修部分为4个学分。
    董裕华
  • 新世纪以来历史、地理学术出版影响力报告
    在历史、地理类22个二级学科被引频次最高的图书中,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被引图书的数量较多。
    刘佳艺
  • 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与展望
    总之,对2020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的统计与分析,使我们对当下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刘波
  • 书架
    作者用文学笔法讲述了中华历史、地理、文化的天地之美、整体之美、功能之美,指出中华文化是现代人的幸福之根、兴家之本,也是人类的大同之基、永续之路,中华民族因其特有的人文审美性而永葆生机。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