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生物学及在生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此外,合成生物学可以帮助研究芳香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改变代谢途径的合成生物体以产生特定的芳香族化合物,或者研究不同的芳香族化合物如何与生命系统中的其他分子相互作用。
    欧阳宁 吴健
  • 构建思维模型,巧写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
    三、构建含氮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思维模型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时会出现含氮原子,在书写含氮的同分异构体时我们可以采用等效碳法。
    刘世杰
  • 冀北水稻挥发性物质及其香气成分研究
    在以上的分析中,共检测出12种香气成分,包括1种酯类化合物、1种醇类化合物、1种醛类化合物、9种芳香族化合物。10份水稻样品中均含有大量的醛类化合物,且芳香族化合物种类最多。
    张莹莹 张鑫鑫 李新畅 任杰 葛红丽 盖凡丁 赵建伟
  • 2种假单胞菌对乌海风化煤的连续降解
    ,脂肪族化合物更易被日本假单胞菌降解,而芳香族化合物更易被铜绿假单胞菌降解。
    杨再文 周子璇 刘向荣 赵顺省 童孟 石晨
  • 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因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余玲莉
  • 施用猪粪生物炭对酸性和石灰性水稻土颗粒态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及化学结构的影响
    19.5% 和38.0%,降低了酚醇碳族化合物的比例7.8% 和17.9%,显著降低了石灰性水稻土有机碳中芳香族化合物的比例21.0% 和19.1%,增加了酚醇族化合物的比例19.1% 和33.2% (
    袁梦婷 李子川 孟俊 张敏 叶郑豪 单胜道 胡敏骏 徐君 柴彦君
  • N-甲基-2-吡咯烷酮萃取回收废白油的实验研究
    CA实际上代表了单芳香化合物的浓度,因为本研究中双芳香族化合物和多芳香族化合物仅存在微量。结果证实了前期关于单芳香族化合物对矿物氧化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
    苗广发 张凡龙 于睿 岳新兵 孙培生 豆焕杰
  • 如何用有序思维突破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若结合单苯环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来进行数目的确定,则过程较为简单明了,具体方法如下:(一)若2个氯原子均取代乙基上的氢原子,有3种情况;(二)若1个氯原子取代乙基上的氢原子
    方胜敏
  • 番茄根系分泌物苹果酸和丁香酸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影响
    添加外源苹果酸能显著提高细菌群落的短链有机酸降解能力,添加外源丁香酸可降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并提高细菌群落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能力,但上述作用与土壤利用方式有关。
    严文辉 李志丹 邓逐流 谢忱 谷益安 雷鹏 王瑞 李莎 徐虹
  • 中温煤焦油沥青逐级萃取的产物组成与结构分析
    4结语中温煤焦油沥青是一种化学组成复杂、结构特征多样的混合物,主要包括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缩合芳香结构和含氮化合物等。
    张振兵 李雪 朱宗晏 杨兆军 刘伟伟
  • 基于电子鼻分析发酵条件对酸樱桃风味的影响
    由图3可知,添加葡萄糖后,大多数风味物质含量均降低,如芳香族化合物、氮氧化合物、萜类和酯类等,这可能是因为葡萄糖与某些风味物质结合,使得风味物质含量降低。这与温福丽等[1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高畅
  •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思维导图体系中,按照知识点进行逐层分类,列举重点关键词信息,绘制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知识复习图谱。
    尹明月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总石油烃(C10-C40)脂肪族和芳香族类化合物
    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检出限低、稳定性好和精密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测定。
    张青春
  • 污水先进氧化处理过程中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过程可以认为是原位生成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将有机污染物非选择性的氧化为H2O、CO2和特定的无机离子,该过程无需将污染物富集并转移而可以直接在水相完成,并可降解诸如芳香族化合物
    林欣欣 张鹏
  •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中的辩证关系探究
    限定条件:能发生银镜反应;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321;芳香族化合物。思路分析:题目限定了芳香族化合物,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主体结构是苯环,且在环外有醛基。
    王兴锋
  • 七种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1种和含氮化合物5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27%,其中萜烯类占91.83%;春石斛‘H1’含有22种物质,包括萜烯类16种、酯类1种、芳香族化合物1种、含氮化合物1种、烷烃类2种和醇类1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
    夏科 赵志国 吴巧芬 蒋庆鸿 仇硕
  •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家蚕中肠、脂肪体和血淋巴组织可变剪接事件
    部分差异AS基因可富集到氧化一还原过程和含核碱基的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杂环、有机环状化合物、大分子等的生物合成过程,可用于进一步阐明蚕体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组成差异及形成机制。
    谢岩 王晖 孙志超 高妍夏 周玲 刘麟菲 李季生
  • 思维导图对高中化学复习课的辅助研究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芳香族化合物知识复习,共同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确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质及联系等,巩固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谢小会
  • 《芳香世界:香味的博物志》
    如果不讲述香水的故事,不讲述人们如何为了美和吸引力而提取芳香族化合物,一本关于芳香的书就是不完整的。植物已经掌握了使用数百种不同的芳香族化合物创造和混合芳香分子的艺术。
  • 机遇可遇亦可求
    后来,他发表了《论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一文,震惊了世界化学界。如果没有凯库勒的发现,真不知道有机化学教科书怎么编写。这个发现是偶然的,但偶然寓于必然之中。
    刘道玉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