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历史示意地图的制作
    [10]臧书磊:《世界中世纪史简论》,香港:中国人文出版社,2019年。
    臧书磊
  • 我的一位“绅士”老师
    记得我们向他抱怨过中世纪史的难度,它的时空跨度大,人名、地名难记,学起来真是困难重重。他只是浅浅一笑,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其实,老外做的事我们也在做,就像他们有国王,我们有皇帝一样。”
    马梓萌
  • 第二届上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建设交流会暨“文明交流与传承”青年论坛在京举行
    第二个环节是“文明交流与传承”青年论坛,在上午的论文分组学术讨论中,双方教师分别就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的诸多学术问题展开讨论,下午的论文分组议题则主要涉及了法国史、英国史、日本史、环境史、中世纪史
  • 超越蛮族叙事
    正如前文提到的《新编剑桥中世纪史》,《大迁徙》也列举丰富的细节,揭示匈牙利人的复杂动机,即除了匈牙利人自身的物质欲望之外,还包括西欧一些君主贵族的鼓动,以及对这些君主贵族违约行为的报复;书中也展示了匈牙利人受到的多方面限制
    卢兆瑜
  • 探索另一种现实
    为了能够理解中世纪社会中与我们今日相异的价值观和感性模式,并把握中世纪人们的情感、愿望、价值观和行为思考逻辑,中世纪想象物研究是中世纪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小雨
  • 三体
    汪淼努力回忆着自己并不熟悉的欧洲中世纪史,想从这个名字推断出这个文明进化的程度,但想到三体世界中历史的混乱,又觉得这种努力没有多大意义。
    刘慈欣
  • 半个柚子
    拉丁文、代数、古代史、中世纪史、法语、地理,《威尼斯商人》《双城记》《短诗》《麦克白》。弗洛对这些书表现出敌意,就跟她对所有书的态度一样。
    [加拿大]艾丽丝·门罗
  • 浅谈芭芭拉·罗森维恩关于情感史的研究
    ,发表了一系列成果;二十世纪末,罗森维恩逐渐步入情感史研究的阵营,出版了多篇富有创建的学术论文和多部著作,她所提出的“情感共同体”亦成为当今最为著名的情感史理论之一;晚年的罗森维恩仍笔耕不辍,继续对中世纪史和情感史深入研究
    徐畅
  • 第3课 同步练习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封建主进行斗争的方式。
    罗新磊
  • 猎巫永不眠
    中世纪史专业的B站UP主“卢格杜努姆的奥古斯丁”在一则介绍猎巫的视频中总结说,其实当时在整个欧洲,根据宗教化和世俗化以及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国的猎巫热潮也不同。
    许诗雨
  • 九上第三单元 自我评估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材料三材料四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张芸
  • 从戴克里先到君士坦丁
    [英]彼得·萨里斯早年在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和贝利奥尔学院接受教育,主攻拜占庭和中世纪史。2000年起任教于剑桥大学,现为罗马晚期、中世纪和拜占庭史教授,兼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
  • 父亲宁可的“教书匠”情怀
    目前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有:《中国通史(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讲义》《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东汉—元》(1954)、《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宋辽金元》(1956)、《宋辽夏金元讲义》(1956)、《
    宁欣
  • 基于学科知识结构化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自然时间上属于西欧中世纪史,却放置于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这样安排是因为西欧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呼应了“走向”,教材编写者强调资本主义不是倏地出现的,而是封建社会渐进性转型的结果
    李林育 王科亮
  • 历史学:做一名穿越时空的侦探
    因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除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通史类课程,中国史史料研读、世界史史料研读也是我们的必修课。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史学阅读的策略研究
    在教学初始环节,教师可引入史学阅读的话题,引导学生尝试阅读吴齐本《世界近代史》,博斯坦、哈巴库克主编的《剑桥欧洲经济史》,了解世界中世纪史。
    符琴
  • 学者随笔 情思悠长
    侯文蕙,偏居西北一隅,舌耕三尺讲台,先讲授中国古代史,后因外语特长改教世界中世纪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时奋飞,乘时代长风,飞大洋彼岸,踏上陌生的美国土地,开启全新的游学生涯。
    鸣弓
  • 当历史遇上师范,去赴一场山河浪漫
    世界通史部分的课程主要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涉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专题历史部分的课程有魏晋南北朝史、世界宗教史、东南亚史、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古文字学等。
    杨毅珩
  • 城市空间与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罗伯特·福西耶主编:《剑桥插图中世纪史》中册(950—1250年),李增洪等译,第381页。]因此,各区域城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所涌现出来的新的现象,促使人们需要采纳多种文类和形式对其加以表征。
    王晓路
  • 读书人赵俪生
    执教半个多世纪,开设过中国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农民战争史、明清思想史、史学概论等许多课程,专于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农民战争史,是中国新史学的奠基者。
    李佳钰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