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性全息术实验的课程思政实施与探索
    第4阶段为白光记录、白光再现的全息术全面发展阶段[1820]. 时至今日,全息术已经由全息照相发展成为科学技术上崭新的领域,数字全息、量子全息为全息术带来了飞跃性的突破[2122].
    孙晓宇 赵霞 曲广媛 代如成 王中平 张增明
  • 神奇的数字全息显微镜
    相比需要在暗室冲洗胶片的传统光学全息术,数字全息术在使用便捷性上拥有压倒性优势。
    何炳恩 龚湘君
  • 捕捉不可见的东西
    例如,合成波长全息术可以用来观察肠道内的褶皱,而不再需要借助柔性摄像机来进行体内结肠镜检查。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雏形阶段,但是研究人员相信它的应用前景会是广阔的。
    一剪梅
  • 基于数字全息的光场动态显微定量探测系统
    由于滤波器会带来一定图像清晰度的损失,为了清晰观察微观物体全息图的振幅重建图像的边缘特征,我们对滤波处理过的振幅重构图像进行锐化处理和边缘提取,这将进一步改善数字全息术中的图像质量和信息提取能力
    卞可歆 毕钰莹 任双文 田璐妤
  • 太炫酷了!自制3D投影模型
    1947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Dennis Gabor)发明了全息术,他因此项发明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段玉佩
  • 新型放大器让数据传输速度提高十倍
    基于这种放大器的激光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诊断和治疗、成像、全息术、光谱学、显微镜,以及材料和组件表征等多个领域。
  • 舞美视频背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英国,玛格丽特·贝尼翁(Margaret Benyon)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将全息术用作一种艺术媒介,并于1969年在诺丁汉大学美术馆举办了个展。
    李磊
  • 高校图书馆个人图书馆员服务模式和可行性研究
    [8] 蒋继平.全息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8):65-68.
    王旭
  • 基于压缩全息的散射介质中三维粒子定位
    压缩全息术的出现为散射介质中粒子信息的恢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提高了粒子检测和分析的准确性。
    葛洲 朱靖远 周文静 于瀛洁
  • 热致形变双工全息超表面:PMMA温控介电层实现共振模式重构与自适应成像
    参考文献[1]吴泽晖,滕智琳,许可,等.超表面全息术:动态显示,加密,成像及其他[J].中国激光,2024,51(17):37-63.
    王星宇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学生可以参考《光学基础》第十章《全息术》,了解全息图的原理和方法,并选择一种全息图制作方式,如传输型全息图、反射型全息图、彩色全息图等,给出具体的制作步骤和所需材料。
    许玉龙 郭丽 张美娜 任向河 高兴国 冷建材
  • Rastall引力下带电Anti-de Sitter黑洞的弱宇宙监督假设
    sup]、热辐射和非热辐射[67],以及黑洞[89]在全息术和几何框架下的热力学特性
    傅子瑜 吕嫣 李慧玲
  • 头部全息穴区刮痧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全息经络刮痧是基于经络学和全息术的原理,可以根据症状的不同进行刮痧,而不会引起患部疼痛,特别是对于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关节炎患者。
    刘亚敏 陈晓霞 黄丽娇 钟雨 欧阳艳菲
  • 绘图机器人和全息投影结合助推课堂教学
    3.1.2全息技术全息术(holography)又称全息照相术、全息摄影术,在照相胶片或干板上通过记录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分布并再现物体三维图像,产生立体视觉。
    李婷 张婧琳
  • “信息光学”过程化考核的课堂教学建设与实践
    一、教学方法和内容探究信息光学是在20世纪中叶建立和发展起来,主要源于光学领域中的三件大事:1948年光学全息术的诞生、1955年光学传递函数概念的提出和1960年激光器的诞生
    张桂菊,秦琳玲
  • 脑机接口与视觉假体
    进行光刺激的技术包括微发光二极管阵列和计算机生成全息术。光遗传技术已进入临床阶段,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测试。
    李宇辉
  • 高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新格局建设研究
    在OAO教学活动广泛展开的今天,OMO(Online Merge Offline)教学模式应用而生,与前2种教学模式相比,OMO模式更依赖于人工智能、触觉反馈、5G数据传输、XR、全息术、自我学习和计算
    李经纬 张文娥 张万萍 徐秀红 陈红 沈欣杰 潘学军
  • 富勒烯掺杂的光致聚合物的全息存储特性研究
    全息术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1948年,由英国科学家Dennis Gabor提出[1],其主要内容为利用同一光源发出的两个彼此相干的激光在记录介质内相交,所产生的光学干涉图案作为材料介电常数的调制被记录到介质中
    李绍鑫 刘悠嵘 郑增荣 朱宁 邢陈陈 郑继红
  • “总师育人文化”引领的光电类实践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将实验室自研的数字全息干涉仪入驻梦天实验舱的流体物理实验柜用于课程思政元素,将利用数字全息术测量酒精灯温度场实验改造成模拟的航空发动机羽流场实时监测实验。
    姜亚军 程丽琴 杨德兴 肖发俊 毛珊
  • 技术赋能高职教育OMO教学新样态:内涵、框架与推进策略
    (一)高职教育OMO教学新样态的技术基石5G/6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RV/AR/XR、全息术、区块链、脑机接口、体感交互等技术单独或组合作为底层技术被应用到高职教育
    张慕文 祝士明 梁裕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