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优化研究
    一是,本课程应以“农业生态学”基础知识为核心,及时融合新的“互联网+”与创新创业知识,延伸与拓展专业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形成“农业生态学”“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创新与优化模式
    向慧敏 危晖 秦钟 章家恩 陈桂葵
  •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考
    2.将学科背景融入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介绍农业生态学的形成背景和各国生态农业转型的过程,引用农业生态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结合时政新闻,引入农业生态学主要思想。
    龚静阳 张天海 刘秋员
  • 生态文明和新农科建设双驱下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探索
    [7]骆世明.农业生态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8]陈阜,隋鹏.农业生态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0.
    薛建福 高志强 韩敬敬
  •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教学研究与实践
    提高农业生态学教学水平,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绿色发展意识,本着为国家输送农业生态学领域学术性型应用型兼顾人才的目的,培养理论知识过硬、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农业生态学领域人才。
    李春梅 胡黎明 陈青春 张姿丽 刘凯
  • 基于翻转课堂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探索
    [3]骆世明.农业生态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4]陈阜.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朱波 刘章勇 易丽霞
  • 参观考察和规划设计结合“农业生态学”的实践教学探索
    [4] 林文雄,陈婷,周明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M].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3):253-264.
    苏丽丽 汤秋香 徐文修 石书兵
  • 以学生为中心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三、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一)思政元素的融入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态学课程中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引导开展前或教学融合执行前,
    杨海昌 庞玮 张凤华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0] 王宏燕,曹志平.农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商庆银 黄山 王淑彬 曾勇军
  • 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早期阶段的“燎原星火”
    专业委员会还致力于开展生态教育,推动各涉农高校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编写出版了多部农业生态学教材以及相关教材。
    唐建军 陈欣 胡亮亮 章家恩 吴文良 林文雄 曹林奎 曹凑贵 李萍萍 李凤民 王克林 骆世明
  •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所选参考教材内容编排也是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层层递进,将思政内容与生态学原理相融合,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张华英 姜超 乌仁其其格 谢红岭 董玉新
  • 基于寓教于研理念探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5]王淑彬,黄国勤.农业生态学教学方法探讨——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M]//生态经济与绿色崛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商庆银 曾勇军 曾研华 黄山 吴自明
  • 环保艺术家苏珊娜·赫斯基
    这正是为什么我现在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农业生态学的影响下探讨如何与地球谋求合作,而非对抗。
    吴已千
  • 基于PBL的高中地理研学活动设计
    农业生态学[M]. 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2.
    张妍
  • 《农业生态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农业生态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美丽的乡村的建设作为我们的责任。
    查木哈
  • 黄国勤:以科研硕果报家乡鱼米之恩
    他共讲授“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专题”“农业现代化专题”“生态学研究方法”“生态学研究进展”“生态经济学”等20余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
    马思遥
  •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形成反馈机制,将农产品与资源更好地融合,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生态学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与经济学融合,并在农业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倪艳红
  • 高等院校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建设实践与改革
    另外,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集中了农作学、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旱农学等课程的相关实验,内容综合性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基础实验课程共设置64学时,对教师综合知识的储备要求高,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由一位专业教师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樊志龙 陈桂平 殷文 胡发龙 柴强
  • 新工科背景下农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
    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明确将土壤学实习和农业生态学实习加入其中,切实提高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农学意识和农学实践能力。
    闫立龙 曲建华 王一帆
  • 本科生专业和性别的差异对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较广泛,有本校特色研究领域的农业生态学(如农田植物种内和种间作用,以及稻田复合种养模式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当前广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全球变化生态学(如气候变化、生物入侵、微塑料和抗生素污染对碳氮循环等过程的影响
    危晖 章家恩 陈桂葵 向慧敏 舒迎花
  • 我国涉农高校环境类专业课程设置特征及未来人才培养体系升级建议
    此外,东北农业大学在涉农环境类课程方面也进行了广泛建设,该校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三个专业共建设25门课程,主要包括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肥料加工学、农业生态学、农业废弃物处理、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业和农业气象学等课程
    魏亮亮 姜珺秋 王广智 张国栋 丁晶 张军 赵庆良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