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史志

巴蜀史志

2025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是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管主办的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地方史志刊物,是传播厚重深刻的巴蜀文化的桥...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6.00
目录

卷首语

寻迹巴山蜀水 赓续华夏文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这雄浑的诗句在耳畔响起,历史的烟云便如一幅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巴山蜀水,这片充满传奇与诗意的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踏上杨升庵故居的土地,淅沥春雨仿佛是历史...

时政辑要

在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上展现更大作为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史志力量
2025年1月21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传达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批示精神,总结2024年全省地方志工作,安排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4年,...
凝心聚力谋发展 奋楫笃行启新篇
2025年1月21日,四川省地方志学会九届二次理事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学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讨论2025年度工作要点,审议通过学会监事会人事调整,个人会员入会申请,专家库专家增补名单。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省地方志学会会长陈建春出...
砥砺深耕守初心 奋楫笃行再启程
山河日月镌刻滚烫初心,七载春秋见证卓越征程。 2024年12月31日,“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数达50.5万,累计访问量16.5亿次(其中,“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数6.46万,比2023年底关注用户数增加3.1万)。亮眼数据的...
传承巴蜀文脉 勇担文化使命
2024年,《巴蜀史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文化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牢固树立史志领域是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阵地理念,助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

封面故事

賨州六记
賨州之称,沿于习惯。广安被称为“賨州”源于其作为賨人聚居地的历史背景,以及賨城在广安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今泛指广安所辖六个区市县。 广安记 广安蕴酿于巴郡,成形于宕渠,南梁建县,具名始安,先后变换賨城、渠江之称谓,直此北宋开宝二...
广安武胜城——一座蒙古城堡的前世今生
武胜城遗址位于嘉陵江中游、武胜县沿口镇黄桷村与文龙村交界处,核心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武胜城始建于宋(蒙)元战争时期,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当年蒙军正是凭借此地进攻、牵制以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遗址)为核心的南宋山城防御体系,最终实...
广安三线企业搬迁的原因和过程探析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于战备需要,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提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即在我国西南、西北广大三线地区开展涉及国防、交通、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1965—1969年间,广安作为重庆常规兵器光学仪器生...

蜀中人物

末代总督赵尔丰生命中的最后100天(上)
晚清重臣名将中,赵尔丰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 没有人怀疑他是一个“能吏”,但他给后人深刻的印象,却是一个“屠夫”。 “晚清知兵帅,岑袁最有名;岂如赵将军,川边扬英声。” “能吏”与“屠夫”集于一身,这绝对是“中国式帝国时代”,一个让...
革命烈士刘子通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广为流传。然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根据有关文献,在1979年7月27日致中共黄冈县委统战部的公函中,提到了另一种说法:即“南陈、北李、中刘”。其中“南陈”指陈独秀,“北李”指李大钊,“中刘”...
常隆庆与攀西矿产资源开发
常隆庆(1905—1976),字兆宁,四川江安县人,中国九三学社社员,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新中国成立前,曾任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任、西昌行辕地质专员、四川地质调查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地质调查所副所长、成都地质学院(...

巴蜀文献研究

论焦竑对杨慎融通学术思想的接受
明代思想家焦竑对杨慎融通的治学思想多有接受与承继,通过整理杨慎的著作,展现了焦竑对考据学为核心的学术精神的深刻理解。焦竑进一步发展了杨慎的博约思想,强调博闻是实现约礼的途径,主张通过实在之知与名物考据修正心学中的空疏之风。此外,焦竑在三教融...
苗族文化三题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民族。时下,对苗族的研究已然蔚为大观,不但成果丰硕,而且出现了“苗学”。但在20世纪晚期“苗学”提出之前,专门调查、研究苗族的报告与著作其实为数不多,仅有鸟居龙藏的《苗族调查报告》、萨维那的《苗族史》,以及凌纯...
唐宋正史及巴蜀医药文献关于牡丹的记载
一、唐宋正史关于巴蜀进贡药材牡丹皮的记载 据《新唐书》卷42《地理志》载,唐代全国进贡药材牡丹皮的产地仅有合州①一处。合州因涪、汉二水合流而得名,隋朝为涪陵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为合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更名为巴川郡,唐肃宗乾...

史料之窗

苏轼词《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编年考辨
词中櫽括之体,改诗为词,北宋已出现,苏轼的《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便是其中很有影响的一首。虽然在此词之前,苏轼已有《定风波·重阳括杜牧之诗》一词櫽括了杜牧的《齐山九日登高》诗①,但明确提出“櫽括”二字,并着意创作的櫽括...
长征时期党在阿坝地区的民族工作浅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民族工作,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①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一直是党在民族地区群众工作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阿坝地区时期,由于军阀...
“顺风耳”智解密钥“千里眼”驰援千里
为突破国民党的消息封锁,在中共中央支持下,红四方面军无线电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红四方面军有效打击敌人和中央红军取得“四渡赤水”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情报支撑,充分发挥了“千里眼”“顺风耳”作用。 历尽艰险黄安红波至川北 蔡威原名...

历史文化

平羌江与平乡江究竟是哪条江?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为人们所熟知。但“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平羌江指哪里?《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一统志》以及部分志书,特别是明清以后,时而说平羌江在岷江段,时而说平羌江是青衣江...
论行纪对蜀道线性遗产的有效记录与重要启示
蜀道行纪以组诗、散文、别集、游记、日记、杂著、绘画、照片等不同形式,全方位记录了不同时代蜀道的状况,是统合蜀道资源、集中呈现蜀道全貌的蜀道文献。蜀道行纪的记录,不仅有补于地方志的编纂,有助于推进蜀道沿线社会的发展,还对考察蜀道的历史及其变迁...
德昌香米 米中味精
德昌古为邛都国地。汉兴置越巂郡,德昌为郡治邛都(今西昌)属地。之后朝代更替,隶属无定,元代至元年间始有德昌建置。此后,或为路、为府,或为所、为镇,多依附西昌而易。民国三十二年(1943)成立德昌设治局,方从西昌分出独立,民国三十四年(194...

方志研究

试论新时代地方志工作的“治”与“志”
2006年,国务院颁行《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着地方志工作进入依法修志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下发文件,针对地方志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地...
试论志书述体的运用
志书的述体,导源于旧志门类的小序或引言。宋代志书已出现以阐发义例为主要内容的编前小序,但并不称为概述。民国时期,黄炎培主纂《川沙县志》,将各分志前面的序言标目改称概述,相当于新志(社会主义新方志)篇章之下的无题述。置于全志之首的概述是新志的...
以身为祭:清雍正《四川通志》中女性割股现象探究
“孝友忠义,乃人道纲维……至节妇列女,风化攸关”,清雍正《四川通志》在凡例部分赋予了孝友卷和列女卷强烈的道德使命以及明确的现实导向,期望达到“凡茲黎庶,莫不翕然从风”②的效果。当这种道德导向指向“割股愈亲”这一特殊的行为时,“身体发肤,受之...

资治探索

挖掘好利用好四渡赤水红色资源
1935年1月19日,遵义会议结束两天后,面临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堵的中央红军,从遵义出发,转战川滇黔,先后四次渡过赤水河,历时111天,到5月9日最终渡过金沙江,摆脱敌人围追堵截,取得四渡赤水战役(简称“四渡赤水”)的胜利。四渡赤水由此在历...
修志立鉴 资政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编修教育志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一直以来,四川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教育志鉴工作,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育志鉴“存史、育人、资政”的...

好书品鉴

《巴蜀文化通史》总序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多卷本《巴蜀文化通史》,是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四川省西部文化强省建设重点支持项目的学术成果。这个项目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直接组织和领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牵头,川渝合作,组织和邀约四川...

工作动态

《四川简史》入围“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网络票选
《四川简史》入围“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网络票选 1月2日,“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发布仪式在四川广播电视台S1演播厅举行。该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从111件推荐的文化发展大事中选出20件2024年度最具传播力、...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6.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巴蜀史志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巴蜀史志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