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史志

巴蜀史志

2024年05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是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管主办的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地方史志刊物,是传播厚重深刻的巴蜀文化的桥...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6.00
目录

卷首语

传承三线精神 续写时代华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长河中,三线建设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60年前,在特殊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帷幕。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承载地,承担了一系列重大的国家使命,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艰...

特载

中央领导心系四川三线建设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四川三线建设的组织实施离不开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倾心谋划与大力支持。一、毛泽东:“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 四川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被概括为“两基一线”,分别指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攀枝花钢铁工业...
三线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和地位
1964年,新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找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彭真、罗瑞卿等人,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他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加...
国史学科体系中三线建设的书写和研究
三线建设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一座富矿,常研常新。三线建设在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这是多年来学界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在纪念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以下简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成立10...
三线建设对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启示
三线建设是20世纪我国在中西部地区被称为“三线”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建设。三线建设分为大规模建设和调整改造两个阶段。大规模建设阶段从 1964 年至1980 年,其中1965年至1980年的16年间,投入资金 2052....
传播三线文化 弘扬三线精神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三线建设无疑是一段光辉岁月。四川省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其历史意义不仅在于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和基地,更在于那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传承。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正是为传承这...

峥嵘岁月

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完善
一、毛泽东提出进行三线建设 1964年5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家计委正式提出“三五”计划初步设想——一个以“吃穿用”为中心的国民经济计划,并提出要“争取到1972年建立起一个小而全的国防工业体系” b。虽然李富春在计划设想中提出全国工业要合...
中央部委全力支援四川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启动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建委、国家计委、交通部、物资局等部门派遣43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四川三线建设工地调研,不仅组建了指挥机构,直接指挥和管理项目建设,还从政策上、体制机制上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保证,这对于有效调动各方...
独树一帜的广东小三线建设
在三线建设中,广东跟全国其他省(区、市)一样,也开展了小三线建设。但跟全国其他省(区、市)比较起来,广东小三线建设又有着特殊的背景和贡献,在全国各省(区、市)小三线建设中,占据着不一般的地位,可谓独树一帜。 国防前线:广东开展小三线建设的背...
广西三线建设的地缘环境与规划布局
广西三线建设,是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形成的大背景下启动的,其建设的初步阶段是属于国家大三线建设以外一、二线省份腹地的小三线建设范畴,尔后的中后期建设阶段则纳入了国家大三线建设的范围。三线又分为大小三线,西南、西北为“大三线...
不可遗忘的丰碑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秉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初心,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和工程困难,以拳拳爱国之诚和赤子之心常年作业于地下工程,为新中国的国防工程建设奉献了青春乃至生命;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纪律,默...
千军万马战太焦
太焦铁路,代号3202工程,自山西太原到河南焦作,全长397公里。1970年,开始修建山西省境内晋中修文至长治五阳间的北段209公里铁路。1975年全线铺通,1979年4月交付运营。50多年前,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满含...
三线记忆中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伴随中国计量历史发展,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的建立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三线建设时期,搬迁到大邑县鹤鸣乡的深山密林里,全院人员铆在深山,艰苦创业,为中国测试技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一波三折的初始筹建 1955年,时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馆副馆...

蝶变新生

浴火重生——四川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和国际形势变化,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改造时期。四川三线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抓住调整改造契机,主动融入市场竞争和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成为四川经济发展和21世纪国防建设的生...
甘肃省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及成效
甘肃是三线建设时期西北工业布局的主要基地。三线建设加强了甘肃全省的工业基础,有力促进了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三线建设步入调整改造阶段,甘肃省有关部门按“关、停、并、转、迁”的原则和方针,对三线企业进行全面调整改造。与此同时,三线企业也根据...
河南省前进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改革改制与经验研究
河南省前进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两个三线军工企业河南省前进化工厂(国营9654厂)和河南省工农机械厂(国营9645厂)合并组成,始建于1966年。改革开放前,这两个军工企业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后,经过调整改革改制,公司发展...
长虹在三线建设调整改造中率先开展“军转民”
敢为人先,长虹实现“军转民”突破 长虹建厂之初,便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在苏联专家的援建下起步。1956年8月,拟建厂区于四川德阳。1958年5月,德阳筹备工作组人员全部迁至绵阳。三线建设时期,作为中国唯一生产机载雷达的专业军工厂,长虹被国家第...
成都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和发展
2020年国家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地区打造为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第四增长极”。2023年国家经济工作会,又将成渝地区标定为“国家战略腹地”。出台这些规划,一方面...
德阳:三线建设托举起的工业城市
当代德阳,因三线建设而崛起,历经艰苦创业、艰辛探索、浴火重生,蝶变为国家工业重镇,荣获“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中国装备科技城”等称号,成功转型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在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之际,德阳重整行装再出发...

辉煌成就

贵州三线建设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
三线建设对贵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因三线建设而加快,贵州历史面貌因三线建设的来临而发生了质的飞跃,三线建设对贵州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贵州省三线建设的空间布局 1964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共中央西南局和...
三线建设对宁夏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宁夏作为新中国的重要战略后方,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资源,成为三线建设重要地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国家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企业、人才和技术引入宁夏,带动了宁夏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宁夏形成以煤炭矿山开发、机械制造、仪器仪表...
上海小三线建设
1964年8月,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以及南京军区、华东局的总体部署,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对后方建设进行多次研究,逐步形成在皖南、浙西地区建设上海自己的后方的思路和方略。上海建设小三线...
三线建设促进了川渝地区内河航运事业的大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由于川渝地区地处内陆,在地形地貌、资源物产等方面符合构建战略大后方的各项要求,遂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一大批机械、冶金、化学、电子、能源、兵器项目在川渝地区开工建设。为保障三线建设顺利推...
三线建设对推动攀西地区共同富裕的“奠基立业”作用
引言:“共同富裕”成为时代主题 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严峻的形势与困难,内忧外患,经济基础薄弱,三线建设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即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开展大规模国防、科技和工业项目建设。三线建设不仅是为了加强国防,还旨在促...
066基地与湖北远安地方发展
三线建设是以军事备战为中心的国防、科技、工业、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巩固国家安全、改善全国工业布局和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海军实力弱小,加强海军装备建设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海军只有一条很小批...
龚嘴水电站:大渡河上的一颗明珠
三线建设时期修建了葛洲坝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龚嘴水电站等多个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在川北、川南、川西区域的攀枝花、绵阳、乐山等地兴建了一批国防尖端工程和军工企业,龚嘴水电站(...

历史丰碑

张爱萍:将军情系核九院
我是1962年11月从三机部(航空工业部)172厂(西安飞机制造厂)调到二机部九院(1982年5月,更名为“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1985年1月,对外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名称)工作的。从此,我在张爱萍将军的领导下一直从事核武器的研制工...
邓稼先:一腔热血铸利剑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始终冲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众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郭永怀:愿以此身许国
“两弹一星”元勋,是专指20世纪60年代研制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作出杰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作为打造国之重器的核心功臣,永远彪炳史册。空气动力学专家郭永怀名列其中。 郭永怀于1909年4月4日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滕家镇郭家村一户农家。...
亓伟:死后把我埋在宝鼎山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攀枝花以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战时易于隐蔽的地理优势,被确定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攀枝花建设时期有着一支为振兴新中国特别能战斗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有一位建设者,被誉为“宝鼎青松”,他就是亓伟。...
王春才:三线建设的“活字典”
王春才,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原副会长。王春才和三线建设打了一辈子交道,将青春献给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退休后,他仍心系三线,专注于三线建设研究和史料编著;他以字为刃镌刻红色基因,以史为脉勾...

青春之歌

从北京到四川:难忘火热的三线
1964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发出建设三线的伟大号召,1965年初,一机部召开工作会议,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当时我正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工作。不久,一机部就下达将北京市第一机床厂一分为二支援三线建设的任务。1965年4月,第一机床厂党委决定派叶选平同...
我爱三线“炼人场”
建设三线意义重大而深远,是宏伟的系统工程。当时,千军万马投入战斗,场面壮观感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常到三线地区调研,我有幸陪他到国防工厂推广他的优选法,所到之处都受到职工们的热情欢迎。他的优选法对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华老有一首诗...
宋家坪会战
1964年9月,经过5年的专业学习,我从原建筑工程部所属的北京建筑工业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系工业企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毕业。经组织批准,同年10月分配至四川省成都市原建筑工程部所属的西南工业建筑设计院(今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到江苏招聘鞍钢员工,我就去了,当时18岁,我是应聘进鞍钢的。 我在辽宁鞍钢劳动工资科工作,劳资科不是一般的工资科,它有一项任务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例如炼一炉钢50分钟,能不能缩短到49分钟、45分钟,以...
奋战在成昆铁路的日日夜夜
我曾经是一名铁道兵战士,有幸参与三线建设成昆铁路的修建。在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里,我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圆满完成成昆铁路修建任务。弹指一挥间,50多年过去,很多事情已经淡忘,但当年修建成昆铁路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气壮山河的铁路大会战
我是1964年10月调到铁二局的。在铁二局工作15年,有幸参加了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 1964年秋,党中央决定西南三条铁路一齐上马,毛主席指示“成昆线要快修”,周总理亲自过问,邓小平、贺龙等中央领导亲临会战工地视察,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
热血铸神箭
我与三线结缘,始于1964年11月调入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线建设办公室,并于次年2月奔赴三线,风风雨雨几十个春秋。 千军万马进巴山 062基地由064和062两个基地“合二而一”,现是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当年,两...

光照千秋

攀枝花三线建设中的中国经验
攀枝花是在党的领导下,在三线建设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三线建设的成功典范。攀枝花的开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必须坚持...
从“大融合”新视角探究三线建设的时代价值
三线建设时期,坚持“全国一盘棋”举国体制,全国各地人、财、物、技术、思想、文化等要素向三线地区转移和“大融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影响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与面貌,时至今日仍具有...
加大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三线建设是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重点的大规模基础建设,筑成了我国西部地区稳固的战略腹地;也是我国首次探索走独立自主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实践。1983年年底,国家出台“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八字方针,停止对三线建...
加强四川三线建设旧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四川三线建设旧址在全国三线建设遗产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近年来,四川省不断加大三线建设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四川三线建设旧址是一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从保护和利用现状来看...
重庆三线建设工业布局及遗址存量资产存在形式
为摸清重庆三线建设时期企事业单位的底数,从2020年5月1日起,重庆市工程师协会三线建设工业文化专业委员会(2024年7月更名为重庆市工程师协会三线建设分会)组织近20人参与的工作班子,自筹资金,行程10余万公里,用3年多时间,对三线建设时...
攀枝花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现状及研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三线建设是我国一次全国范围大规模依靠自己力量创新创业的系统性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形成了相对独立又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我国现当代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被称为“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 b。 一、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我国工...
让“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这块金色名片更加耀眼
攀枝花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厚重的三线文化,赋予攀枝花独特的气质。近年来攀枝花持续发力,深度挖掘“三线文化”,讲好“三线故事”,打造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为代表的全国独树一帜的三线文化品牌,并使其成为攀枝花一张独特的文化旅游名片。...
让“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
四川省梓潼县境内两弹城是我国第二个核武器研究总部,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梓潼县围绕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强两弹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两弹城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是全国红...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6.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巴蜀史志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巴蜀史志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