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

2024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东方收藏》创刊于2009年,是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东方收藏》杂志编辑部出版的收藏文化类刊。该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东方焦点

千年玉韵映龙魂
2024年4月起至6月30日,“神·龙”跨界艺术展在上海外滩源举办。此次展览以龙文化为主题,聚焦龙文化的发展和衍变。这不仅是对中国古代玉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和展示,更是东西方艺术交融创新的一次精彩呈现。 本次展览展出了一系列与龙文化...

杂项珍玩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玉剑饰研究
摘要:海昏侯刘贺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墎墩山,2011年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文章从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概况入手,分析了我国玉器的历史沿革以及西汉随葬用玉的传统,并介绍了从海昏侯刘贺墓中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和玉剑珌四类制作精...
济南双乳山汉墓出土玉覆面探究
摘要:西汉济北王刘宽墓中出土的玉覆面,堪称汉代工艺美术的杰作。该玉覆面不仅展现了汉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更蕴含着汉代人独特的观念追求。它是我国葬玉文化的杰出代表,用上等玉料为尸身“防腐”,祈愿“长生不老”,同时映射出汉代人对死...
古今点翠头饰的形制工艺及美学风格研究
摘要:点翠作为我国金银器制作的一项传统技艺,属于花丝镶嵌中的装饰门类,起着点缀金银器的重要作用。经过点翠后的金银器华丽异常,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清代,传统手工艺发展进入一个历史巅峰,点翠的技艺、纹样、审美情趣都甚为丰富,充分体现出古人的智慧与...

说陶论瓷

浅谈河北蔚县出土的唐代塔式罐
摘要:塔式罐在河北蔚县多座唐墓中出现,文章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报告,对蔚县唐墓出土的塔式罐进行一个粗浅的整理,并结合前人研究,以塔式罐的盖钮为线索将其分为四类,并在此基础上将蔚县出土的塔式罐分为三期,分别是初唐、中唐、晚唐,再对塔式罐的产生结...
辽金元时期冮官屯窑瓷器及其他文物赏析
摘要:冮官屯窑创烧于辽代晚期,盛于金代,后逐渐衰弱。冮官屯窑瓷器以白釉为主,兼烧白釉黑花、黑釉、酱色釉、茶叶末釉等,产品多为瓶、钵、壶、罐、盘、杯、碗等,还有各种动物造型小玩具。冮官屯窑瓷器的胎质、釉色及器型等均受磁州窑的深刻影响,还可看到...
诸城市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赏析
摘要: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瓷器蕴含着诸多信息,是华夏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足以体现不同凡响的中国韵味,已然得到世人普遍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山东省诸城市博物...

博物之窗

新时代遗址类博物馆运营管理探析
摘要:遗址类博物馆是在考古发掘基础上为保护古代各种遗迹在原地或周边邻近区域而建设的专题博物馆,是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特定环境遗存的重要窗口。文章以河南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为例,围绕做好开放服务、提升环境品质、融合不同领域和注重风险防范四...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展陈实例研究
摘要: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阐释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非营利性常设文化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方历史文化及区域特色文化的展示平台。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大运河会通河的一段,开凿于元代,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历史文...
数字技术在展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博物馆展览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可以为博物馆展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让观众享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展示服务和体验效果。文章以陕西考古博物馆为例,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和具体实...
内乡县衙博物馆碑林文化的调研与考究
摘要:河南省内乡县山清水秀、钟灵毓秀,位于南阳市西南部,处鄂、豫、陕三省交界,有“入关孔道”“扼楚咽喉”等之称。内乡县衙博物馆就位于内乡县城中心区域,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沉积丰厚,现存文物古迹和文物遗址十分丰富,馆内珍藏有大量的石碑、碑刻,...
四川省基层博物馆库区建设现状浅析
摘要:文章通过四川省基层博物馆建筑功能、设施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对标现行博物馆建设和技术标准,找到基层博物馆在基础设施上的短板,并结合各馆工作实际,提出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硬件设施条件等建议,旨在为各基层博物馆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参...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交互设计探究
摘要:交互式体验设计以增强游客体验为核心,从而成为博物馆的公共设计。通过运用先进的展示技术和互动设计理念,博物馆创造出沉浸式的展览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观众对于展品的理解和认知,使参观者从被动接受信息的传统角色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参与者。此...
新时代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研究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实践的生动体现,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红色记忆。各级各类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在新时代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责任,因此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对于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功能...

学术研究

山东日照地区龙山文化时期原始崇拜述论
摘要: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山东日照地区龙山文化时期,虽然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有所增强,但面对强大的自然力和强于人类的动物侵袭,人类还是显示出了自身脆弱的一面。出于对生存的渴求和对神秘力量的憧憬,人们产生并延续着原始崇拜。作...
甘肃庄浪出土的东汉“诏假司马”铜印考
摘要:2014年,甘肃省庄浪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参加良邑镇良邑村寺角洼遗址考古发掘时,于村民家中发现一枚“诏假司马”铜印。20世纪70年代,该印出土于庄浪县良邑乡良邑村苏苗塬头遗址。文章根据文献记载,从铜印的形制、印文作为切入点,并与其他地区...
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审美初探
摘要:当论及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时,可将其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描述:初唐时期,敦煌壁画呈现出温柔、协调的色调,色彩搭配和谐;盛唐时期,敦煌壁画的色彩鲜艳、明快且浓郁,注重色彩的层次感和细腻性;中唐时期,敦煌壁画展现出浑厚温润、内敛沉稳的特点;...
从敦煌早期《舍身饲虎图》探寻中国传统美学
摘要:北凉至北周的160余年时间,历来被视为敦煌艺术的早期。在内容上,这一时期的壁画主要以佛像画、故事画和经变画为主。文章以本生故事画《舍身饲虎图》在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和第428窟的艺术风格为依据,对比研究两幅图不同的构成之美、造型之美、...
辽宁大学文学院院藏线装古籍概说
摘要:辽宁大学文学院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其中包括大量的线装古籍。由于校址搬迁,藏书的连续性一定程度上被打断。为盘活沉积已久的文献资源,方便广大师生查阅、使用资料,古籍珍本善本的数字化建设是应有之义。在现有条件下,对辽宁大学文学院资料室现存古...
学术研究视角下的德州墓志
摘要:《德州出土墓志研究》是系统研究山东德州出土墓志的一部重要论著,作者结合传世文献对该地区出土墓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部学术著作具有较高价值,它系统著录德州出土墓志,惠及金石研究;精于德州墓志考释,彰显学术精神;深入考证德州历史,助力德州...
民族融合的见证
摘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间有着悠久的交往交流交融传统。通辽地处于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核心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文化、北方游牧文化和东北渔猎文化相互交流互鉴的典型区域。通辽境内发现的众多考古文...
礼乐文化视域下文庙建筑布局设计的思想表达研究
摘要: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管理体制及普世价值标准,渗透到伦理、教育、政治等方方面面。文庙则是祭祀孔子、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文章从儒家礼乐思想角度分析文庙建筑设计的内涵表达,并研究文庙建筑文化的象...
制器尚象:唐英的一种造物观
摘要:唐英作为清代最杰出的督陶官,开启了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最为鼎盛的制瓷时期,“唐窑”的出现便是最好的印证。唐英“仿古采今”制作出来的陶瓷器物多达50余种,其中,“唐窑”仿生瓷便在乾隆皇帝和唐英的美学思想和理想追求的影响下诞生了。“唐窑”仿...
明清酒牌与叶子戏、酒筹辨析
基金资助: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明清酒令叶子题材及其艺术风格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KYCX22_2262 摘要:酒牌(酒令叶子)、酒筹、叶子戏、马吊牌同属古人的博戏之具,概是由于博戏在传统的文化评价体系中,被排斥在君子...
广州牙雕数字化技艺探究
摘要:象牙光泽柔和、细腻温润,是制作特殊工艺品的珍贵材料。随着“禁牙令”的出台,以及5G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度结合,3D打印技术和打印材质逐渐取代传统的工艺与材质。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数字时代牙雕艺术如何被继承与再创造设计,以分析归纳的方法来了解牙...

钱币大观

沈从文捐赠山东大学博物馆的清代官票与宝钞
摘要:山东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九张清代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捐赠的,票面完整,保存较好。根据这些票钞正面的印刷字体、墨书笔迹的异同及冠号、票号的顺序等线索,可知清代户部官票至少有两种版式;为了加快发行速度,同...

品书读画

元代书法家张雨书风成因及影响
摘要:张雨是元代“隐逸”书家的典型代表,其书风以清遒激越、恣肆放纵为主要特征,这种书风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文章着重以张雨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道教和交游的影响作为切入点,探究其书风成因及对后世的影响,以期对今人创作有所启发,并为...
明末王铎大幅立轴行草作品研究
摘要:晚明时期,王铎在大幅立轴作品上的技法总结和创作表现已趋于成熟。文章通过分析王铎对古人技法和墨法的继承与发展,进一步研究分析他的大字技法与其独创的“涨墨法”,再通过采集相关数据来判断王铎立轴作品轴线的走势,从而发现其潜在轴线与二重轴线的...
绘画“士气”说的嬗变及艺术影响
摘要:元代绘画首倡的“士气”说,具备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基本图式,二是精神价值。它不仅仅是在绘画作品上赋予一定的审美标准,对画家自身修养也有着高度的要求,进而促使中国画走向更高的精神层次。“士气”说提出后,随着画史的发展而嬗变,在明清时期增添...
解读八大山人的笔墨趣味
摘要:在中国画传统笔墨理论中,八大山人的笔墨理念与传统笔墨一脉相承却又推陈出新。文章旨在探讨八大山人的笔墨意趣,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作品分析法,将历史背景、美学和文化研究作为切入点,...
齐白石画工笔草虫趣谈
近日笔者有幸上手一件齐白石画的《工笔草虫篆书团扇》(见图),设色绢本,直径27.5厘米。正面是四只工笔草虫,分别是蝈蝈、甘薯蚁象、蜻蜓、飞蛾,笔触精细、栩栩如生,落款为“老萍”,印鉴为白文“白石翁”。反面为篆书“人长寿”三字,转折刚直,苍劲...
戴泽的执守与求索
摘要:戴泽作为中国第二代油画代表人物,涉及国画、油画、水彩、美术教育等多个领域,继承了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理想,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创作出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情趣的艺术作品。他在不断的写生实践过程中,革新并完善自身的艺术语言。20世纪...
从继承传统到理念融合
摘要:随着当代工笔花鸟画作品的不断涌现,展示出了诸多与传统工笔花鸟画不同的表现形式。部分画家尝试将中国传统的色彩表现方法与西方的色彩理论研究成果相结合,并融入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文章从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形式的由来、中国传统色彩观与西方色...
桂林甑皮岩水彩画的形式语言表现
摘要:桂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具有桂林山水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的水彩画作品,积极推动了桂林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文章对桂林甑皮岩遗址进行深入探索,解读桂林甑皮岩遗址文化,并结合桂林水彩画家以桂林甑皮岩...

艺术品鉴

李强画作欣赏
李强简介 李强,男,汉族,江西鄱阳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江西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教育厅高校职业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江西省书画院特聘画师。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工作,现为江西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学院...
色墨无碍 奇谲以呈
我和宏涛认识有十几年了,从其对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生活与创作都充满着激情的画家。作为画家,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深厚的积淀和敏锐的触觉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要具备独具一格的艺术语言表达,在艺术语法和意涵表达上也要有独特...
超以象外 自在化境
徐明学简介 徐明学,号石塔,1970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书画家云门子入室弟子,并得石齐、姜宝林亲授。现为青州石塔儿童医院院长、青州市南石塔村党支部书记、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笔下的故土情怀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画家乡的民宅?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有两种解读方式: 其一,我为什么画家乡的民宅,问的是我本人通过艺术想要表达什么,但在我看来这并不重要。一幅作品被创作出来,愿意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观赏体验,出现褒贬不...
寄情山水真性在 情趣高古写丹青
陈治清简介 陈治清,1947年出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古建筑工程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特聘画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理事、艺术...
研究生作品选登
研究生作品选登...

文物保护

藏文《大藏经》的修复保护技术研究
摘要:文章以甘肃省古浪县博物馆收藏的藏文《大藏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修复必要性以及后续的保护技术。笔者主要探讨《大藏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分析《大藏经》当前的保存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修复工作的必要性。在修复的方法和技术方面,...
钓鱼城遗址摩崖石刻保护与利用研究
摘要:重庆钓鱼城遗址是一个古战场遗址,有大量的石刻遗存,年代涉及宋代以来的多个历史时期,且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目前该遗址摩崖石刻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与其相应的价值地位并不匹配。文章通过梳理钓鱼城遗址摩崖石刻的保护和利用现状,提出加...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在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纸质文物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其所承载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但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文物来说,纸质文物的保存难度更高。而在纸质文物保护研究活动中,合理地应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纸质文物不易保存的难题。基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古建筑类文物的保护利用
摘要:保护和利用好乡村古建筑类文物对于乡村振兴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合力,推动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管执法、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
考古视角下黄河文化内涵探析
课题名称:洛阳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考古视角下黄河文化内涵探析”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B408 摘要: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
广东博罗横岭山墓地出土玦饰研究
摘要:广东博罗横岭山墓地出土的玦饰出现于西周早期,到了西周中晚期列玦墓增多,春秋早中期则不见列玦。玦饰的形制和埋葬习俗来源于岭南文化。 关键词:博罗横岭山;玦饰 ;来源 清末吴大澂《古玉图考》记载:“玦‘如环而缺’,是一种佩饰。”[1] 现...
黄河三角洲阳信西北村战国墓发现意义浅析
项目名称:滨州市202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滨州阳信西北村战国墓的发现与研究”(编号:23-SKGH-139)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黄河三角洲先秦考古学文化研究”(批准号:22CKGJ01)阶段性成果 摘要:西北村战...
从墓葬出土遗物浅析商周时期仿铜陶礼器
摘要:仿铜陶礼器早在殷墟文化第四期就已出现,但数量寥寥,及至春秋中期,出土仿铜陶礼器的墓葬逐渐增多。仿铜陶礼器,顾名思义就是仿照同时期青铜器形制来制造的一种随葬陶礼器,是陶礼器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其主要特征是在形制上仿照同时期的青铜器。仿铜陶...
贝纳沟文成公主庙造像与都兰鲁丝沟摩崖石刻造像特征之比较
摘要:贝纳沟文成公主庙造像与都兰鲁丝沟摩崖石刻造像是吐蕃时期在青海地区所留有的重要佛教艺术遗存。从地域上讲,这两处造像遗存都属青海地区,并且为“唐蕃古道”重要的一环;从年代上讲,文成公主庙造像年代已明确,但关于鲁丝沟摩崖造像的年代学界说法不...
徽州石刻艺术中的形式因素解析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徽州地区明代道观石刻艺术研究”,批准号:AHSKY2021D101 摘要:文章以齐云山栖真岩遗存门坊石刻造型设计、图案构成为例,从形式美出发对栖真岩遗存抱柱石狮造型设计以及门坊雕板进行分析,...
甘肃民勤境内长城遗存考实
摘要: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修建时间跨度最长、工程规模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有历代长城总长度超过两万公里,分布在全国15个省区,其中明长城占近一半。其修建时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地形地貌,就地利用土、砖、石、木、草等材料,采用板筑、夯筑...

市场观察

综合性艺术类App发展状况
摘要:2015年之后,国内艺术类媒体纷纷将视线聚焦至App①端口,带动了艺术类App向着博大和专精两个方向发展,如今业已成为艺术流通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选择在艺Ap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在艺App的运营板块、市场群体等方面情况,探究以在艺...

非遗传承

福建省民间艺术融入美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改项目“区域性民间艺术融入基础图案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F2021011 摘要:基础图案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将地方民间艺术元素引入基础图案课程后,扩宽了表达方式,...
探究台州石窗艺术的传承与表现
摘要:浙江台州石窗是一项民俗艺术,承载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风土人情。在台州这个临海靠山的城市,石头作为一种材料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孕育出了独特的石窗艺术。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建筑构件的石窗难以适用到现代住宅之中,导致石窗...
孔雀蓝:荥经砂器中的特色产品
摘要:荥经砂器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据考证,荥经砂器约起源于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荥经砂器造型古朴、质感独特,传达出朴拙的美学意味。通常情况下,荥经砂器的器表会呈现出黑色或银灰色光泽,因此人们亦将其唤作黑砂,但少数情...
宋时风雅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志怪传奇’非遗故事手绘插画创作与教学”研究成果(编号:JYXM2024056);宁波大学学生科研项目“宋时风雅——茶汤上的水墨丹青”研究成果(编号:62)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饮茶的国家,茶文化的发展源...

工艺美术

传统平版画(石版画)技法替代媒介材料的探索与实践
基金资助: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传统平版画(石版画)技法替代媒介材料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AT200806 摘要:传统平版画(石版画)是起源于18世纪的古老版种,在当今艺术创作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版画中的一种技法,平版画的...
石壶雕刻: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诠释
摘要:石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体现了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壶雕刻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将重点探讨现代艺术家如何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创新手法...
探寻现代艺术生活中的“羊”趣味
在中国现代艺术观念中,“龙图腾”在大多数人心中占主导地位,而辅以“羊文化”,能够彰显中华图腾的多元化与丰富性,也更能突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为例,其设计灵感源于我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以及人们喜爱的动物...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8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7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8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7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6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4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3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22期
    ¥12.00
  • 设计

    设计

    2025年16期
    ¥21.00
  • 音乐爱好者

    音乐爱好者

    2025年08期
    ¥16.89
  •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2025年07期
    ¥28.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东方收藏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