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事

北京纪事

2025年1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北京纪事》以铸造北京文化、成就北京性情、关注北京人物为定位。《北京纪事》通过全方位记录北京发展,重点关注古都人文历史的...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时政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9.00
目录

刊首荐读

从上甘岭来
白天,最激烈的是坑道口附近的战斗。在每个山头十几个坑道口里,突然射出的子弹和掷出的手榴弹,不时打倒和惊退企图接近的敌人。敌人是凶恶的,他们用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对坑道口射,机枪和无后坐力炮也经常对着坑道口,有时还在坑道口顶上往下倒炸药包和汽油...

北京影像

叶问冬安
11月,立冬与小雪节气如约而至,2025正式告别秋的主场,但这冬的“严寒”脚步还在路上,寒气初始,大冷未到,秋的斑斓仿佛还在“吟唱”,那是树叶们的问候。 初冬的暖阳仍旧与小院儿墙上的绿植打着招呼,正如老北京人习惯见面道一声“吃了吗您呐!”这...

焦点

铭记历史的壮歌
编者按 硝烟散尽,岁月如歌。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5周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2周年。回望那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
我所亲历的抗美援朝
1950年,趁朝鲜内战爆发,“美帝”网罗16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入侵了朝鲜,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对我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面对唇亡齿寒的危难,1950年10月25日,党中央毅然决定,组建了中华优秀儿女——中国人民志愿军,背负民族希望和人...
北京抗美援朝英雄群像
1950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启,中国人民刚刚步入新中国的新生活,美帝国主义就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中国一侧。为了保卫刚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为了保卫人民刚刚迎来的新生活,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进入朝...
寻访最可爱的人
前不久,我在抖音上听到一位著名主持人说了这样一段话: “50年之后,你在哪儿呢?那时候,70后、80后都已经谢幕了。我们可能都变成了泥土、灰尘和空气,但阳光依旧灿烂,花儿照样盛开,只是再也没有你和我了。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事情值得计较?还有什...
战火纷飞时
50多年前,我们上中学那会儿,曾经学习过作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语文老师还让我们背诵下来。后来我们观看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还有礼赞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志愿军英雄的书籍、刊物和小人儿书。这些日...
永不褪色的回忆
张怀志,男,1933年8月出生,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1月入党,亲历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93年8月从石景山区建委岗位上离休。本文讲述了张怀志为建立新中国南征北战的革命经历,张怀志介绍了自己从事监护员、通讯员、理财...
生逢其时不负其时
不知是否有人曾有过这样的感触:有些人的存在,仿佛是为完成特殊使命而生。卫青、霍去病驰骋大漠,似为汉武帝抗击匈奴而生,被后世视作“应时之人”。但历史的震撼,往往不止于惊天伟业——那些在史简中仅留寥寥数笔的小人物,以生命镌刻的瞬间,同样令人心潮...
朝鲜战场上的秀才父亲
“1950年,当时我才17岁,跟着部队渡过鸭绿江时大桥已经被炸毁了,那冰块啊,撞在胸口上,生疼!”虽然父亲张文敏已离我们远去,但他每每回忆起抗美援朝时都要提及的那句话,此时仍旧仿佛在耳畔响起。 父亲祖籍湖北钟祥,是个典型的南方人,身材不高,...
我的岳父:一名抗美援朝老兵
每当看到电影电视作品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惧死亡、浴血奋战的画面,我和我的爱人内心都难以平静,特别是看到英勇的汽车兵冒死驾车抢运物资时牺牲的场面,爱人总会落泪想念起父亲。我的岳父吴启忠就是海淀的一名抗美援朝老兵。 岳父已于2006...
和天堂的老爸说说话
亲爱的老爸:您在天堂还好吗?我 想 您 了。好想和您说说话,好想和您再干一杯,今年可是您105岁诞辰呐。您一定记得,今年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老爸,您听见了吧……这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跨过鸭绿江的青春
一 鸭绿江水回荡着时代的涛声,在波光中闪烁着难忘的岁月。我眼中的鸭绿江就像一卷永不褪色的胶片,也会跨越时空,留下不可磨灭的美丽。这是我读魏巍先生七十三年前写的战地散文《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后的感悟。 而今鸭绿江水依旧奔流不息,而当年...
女飞行员的抗美援朝
1951年初夏,眼瞅要过五月节了,太阳把北京城的犄角旮旯晒得全都火辣辣的。比阳光更火辣的是老百姓的热情,大街上、胡同里到处都是手举彩旗行进的队伍,每走几步便振臂高呼:“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致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回首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行动。经过3年艰苦战斗,最终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在这3年中,有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
抗美援朝志愿服务大队中的曲艺人
一份北京文联与 八家单位的联合宣言 1950年,朝鲜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人民抵御美国侵略。曲艺,被誉为文艺轻骑兵,刚刚翻身当家作主的广大曲艺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说唱“武器”,积极投身到讴歌新中国、讴歌...
任红举:置身血与火,战地著雄文
1950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人民的彻底胜利,表现了中华民族正义在手、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然而,正义的战争都应该有两种力量,一个是拿枪的武装力量,一个是拿笔的文化力量。武装力量能够克敌制胜、扶正祛邪;文化力量可以记录历史、警醒后人。...
光阴对话:“摄影司令”的抗美援朝
三十多年前的金秋,刚刚过完国庆节,我在人民日报社北区宿舍的门前绿地上,陪着外公散步。那时候的外公,因脑溢血导致了两次比较严重的中风,说起话来已经十分艰难。曾几何时,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战地记者的他,矫健地穿越于战壕硝烟之间的记忆,相信还在他心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如何诞生的
出征誓词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一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一师,奉命第一批入朝作战。在开赴前线前夕,部队层层召开誓师大会,就在召开誓师大会前夜,炮兵一师第二十六团五连指导员麻扶摇负责起草全连的出征誓词。 麻扶摇清晰地记得,在连...

古都

细数北京罕见的金代胡同
金朝(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金主海陵王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役民八十万,兵夫四十万”,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增广燕城,比辽南京城扩大约1.5倍。其北城垣基...
故都胜迹辑略:清真寺及喇嘛寺
编者按:1940年侯仁之在燕京大学任职期间,曾协助当时的历史系教授顾颉刚先生开设“古迹古物调查实习”一课。《故都胜迹辑略(初稿)》便是由他执笔编写而成的讲稿。这份“讲稿”虽去今已逾80年,但其间的内容,特别是他那种“引经据典”的学风,仍值得...
张坊古战道:我国军事设施的一大奇观
编者按: 张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距北京约80公里,自古便是商贸重地,也是军事要冲地带,兵家相争之地。张坊不仅有古城、古镇楼,附近还有云居寺,中山寺、皇姑坨、下寺唐塔、镇江营塔、照塔等历史古迹,以及与拒马河铁锁崖、孙膑山遥相辉映的辽代天庆...
石景山古城村的“古魂新貌”
在北京地名中,带“古城”二字的并不多见,石景山古城村尤为瞩目。她坐落于长安街西延长线,是地铁1号线西至石景山的重要站点,有着深厚的历史。这里见证了唐代广平县兴衰、辽代玉河县湮灭与晚唐安祖寨变迁,藏着岁月沉淀的“古魂”;而如今的她,又焕发着怎...
四合院忆“趣”
我父母是1950年时从湖北来北京工作的,同现在北漂的人一样租房住进了四合院。开始父母租住在东城区北新桥新太仓的一个大杂院里,我和二哥都是在这儿出生的。1965年父亲工作单位安排,我们搬到交道口小三条一个三进四合院居住,这一住,就是整整六十年...
珍藏的怀表
1905年2月,一艘德国“普而生”号轮船,穿过浩瀚无边的大西洋,正向东缓缓行驶。轮船甲板上,一位英国绅士打扮,戴着圆礼帽,身穿浅色西装并系深色领带,脚踏一双又黑又亮牛皮鞋的年轻人,正满怀期待望向前方,那里是他的祖国,他在英国伦敦已驻足整整三...
老北京木匠作坊车铺
木匠,是人们对各种手工制作木器艺人的尊称。自古以来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木匠行业以鲁班为祖师爷。这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其传承方式有两种,第一是家庭方式传承,也就是常说的父子之间传承。还有一种是师傅带徒弟传承,也就是常说的徒弟拜师学艺...
通州的“泡澡堂子”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20世纪50年代,姥爷或者舅舅总是带我到通州东大街“东浴池”洗澡。那时候北京人把洗澡叫作“泡澡堂子”,是件很享受的事,也好像是只有男人们才能享受到的专利。一个“泡”字,把老京城洗浴文化中的精髓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 在浴池中...
一张“糕点票” 彰显军民鱼水情
我是一名退伍老兵,现已八十有余。我口中“原生态”的牙都已“完成使命,光荣退休”,但至今我却清清楚楚记得六十多年前一张糕点票引起的故事,每每想起,历历在目。1960年末,我结束了大学生活,从美丽的清华园跨进绿色的军营,成了一名工程兵。我跟随施...
把老北京美食收藏起来
美食终究是易腐的,那缭绕舌尖的余味,如何能凝结成不凋的花?欲收藏人间烟火,竟需另辟蹊径——目光所及,老店门楣上那方方正正的匾额,原来就是刻入木石的舌尖记忆,是凝固于墨色里的世代相传之味。美食菜谱、宴会菜单是“味觉史记”;复刻一席旧京风味盛宴...
从王福庵赠溥雪斋的印章看“生存法则”
王福庵,原名寿祺,字维季,后更名为王褆,号福庵、持墨翁等。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卒于 1960 年,终年81岁。王福庵室名苦晚斋、春住楼、麋研斋。其中麋研斋最为有名,是因其偶得龙尾坑眉子砚,遂以“麋研斋”为室名。其著作也常以麋研斋...

人文

AI时代,科技如何激发文化原创力
为进一步提高文化原创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9月23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论坛“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本场平行论坛由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指导,北京市文联承办。 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文化界、科...
北海的菊花
菊花在北京的栽培规模庞大,并于20世纪80年代被定为北京的市花之一。北海公园自开园开始进行菊花的养殖栽培,使北海的菊花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花卉。自1980年起,北海公园联合北京菊花协会每年举办菊花展,吸引了无数市民观赏、游玩,到北海赏菊已...
《你行!你上!》:姜文电影的新突破
姜文的电影一直是华语影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阳光灿烂的日子》出道起,他就展现了非凡的导演才华和作者意识,而《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太阳照常升起》更是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影像野心——快节奏、多隐喻,兼具荒诞与诗意。他的电影通常不以规矩的叙事取...
《浪浪山小妖怪》:浪浪山的烟火气,为何暖了千万人
这个夏天,《浪浪山小妖怪》在影院里织就了一幅奇妙的共情图景:当银幕上的小猪妖褪去上衣,用脊背的鬃毛死命擦拭铁锅,直薅得毛秃肉红,本以为能换得嘉奖,却因不慎擦去大王“爷爷与祖爷爷题字”沦为全洞追杀对象时,孩童为这荒诞翻转捧腹大笑,成年人却在黑...
市井浮生:电影《骆驼祥子》中的烟火百态
1982年上映的电影《骆驼祥子》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由凌子风执导并编剧,张丰毅、斯琴高娃等主演。这部电影不仅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表演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以其对市井生活的细腻描绘,为我们展现了老北京生动的烟火百态。 电影《...
以人民之名,奏响抗战胜利的时代强音
2025年,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钟声在时光里回响,一场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场景为主线的综合性文艺晚会,以人民视角为笔、以历史长卷为...
喜(富)连成社的往事钩沉
喜(富)连成社被公认为是我国京剧史上存续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京剧科班,在京城梨园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1904年创办至1948年歇业的44年时间里,喜(富)连成社共开办了“喜、连、富、盛、世、元、韵”7科,培养了700余名戏...
王鹏博的京味话剧
在京城有这样一位编剧兼导演,在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编导过60多部舞台剧、影视剧、网络剧,其中他为首都12个区创作排演了以该区历史事件或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话剧。他担任编剧、导演的3部京味话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他还获得了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国...
汪曾祺要送我一幅画
汪曾祺要送我一幅画,我终于没有去拿。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约我写汪曾祺,我正在收集素材,我对汪老说,等我把文章写好了,您再送我,算是您给我的奖品。 我的《我感觉到的汪曾祺》发《当代作家评论》,我没有去找汪曾祺要画,我想等写一篇好的再找...
1909年谢阁兰家信中的北京
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法国小说家、诗人、考古学家、汉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自1909年至1917 年间,曾先后三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旅华发生在1909年4月,他以法国海军见习译员的身份...
纪事书单(2025年11月号)
《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 赵珩 口述审订 / 李昶伟 录音采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年9月版 内容简介: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但是在近现代的中国和北京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旧日的生活场景,...

生活

游霁清轩小记
颐和园霁清轩在谐趣园后面。过去,谐趣园常去,霁清轩却是望其门而不得入,甚至不知其名为霁清轩。忽闻霁清轩对公众开放,油然而生一窥全貌的念头,跃跃然不能久待。然而根据墨菲定律,越想去的地方,越难以顺利地实现,孟子也早就说过同样意思的话,“行拂乱...
“小雨姐姐”讲故事啦
1993年的一天,一个普通的傍晚,北京的上空出现了一个新的频率,一个叫作北京儿童台的广播节目诞生了。在这个全天候以孩子们为中心的广播中,每天都会给小朋友讲故事的“爱星满天”栏目,一下抓住了小听众的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每个晚上,我多了一...
古都掠影
古都掠影胡同里的早晨 作者 周永隆...
相关杂志
  •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

    2025年10期
    ¥9.00
  •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22期
    ¥7.29
  •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

    2025年10期
    ¥12.00
  • 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

    2025年19期
    ¥3.00
  •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2025年22期
    ¥12.00
  • 南风窗

    南风窗

    2025年23期
    ¥10.80
  •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2025年40期
    ¥5.00
  •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2025年03期
    ¥6.00
  • 军嫂

    军嫂

    2025年10期
    ¥6.00
  •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39期
    ¥6.00
  •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

    2025年19期
    ¥7.29
  • 看世界

    看世界

    2025年22期
    ¥10.8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北京纪事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北京纪事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