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事

北京纪事

2025年0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铸造北京文化、成就北京性情,关注北京人物,一本精彩的大型人文期刊。《北京纪事》关注着北京的交通、用水、保姆市场,联系着皇...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时政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8.00 ¥4.89
目录

北京影像

京华荷韵
北京的夏天,总带着几分炽烈。然而,当你邂逅那一池池荷花,燥热便瞬间被清凉与诗意取代。在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里,荷花以其独特的风姿,诉说着别样的故事。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赏荷的绝佳去处。漫步湖畔,远处万寿山巍峨耸立,佛香阁飞檐翘角,近处荷叶田...

刊首荐读

我们的抗战
这些老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如此普通,普通得走在大街上,和我们面对面地走过,我们都注意不到他们。这些人又是如此的不平凡,在他们日渐衰老的容颜下面,在他们轻松的语态和平静的神情中,娓娓道出的,是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段历史,已经...

焦点

烽火岁月
编者按 80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赢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
北京抗日英雄谱
在北京的抗战中,不计其数的北京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卫国战争之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有的人留下了姓名,有的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更是不多。我寻找着北京的抗日英雄,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我想我们后人都应该铭记前辈...
工兵流汗克松山
《工兵流汗克松山》 这篇发表于香港一家报纸名为《工兵流汗克松山》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位抗战老兵鲍直才在抗战期间的亲身经历。文章刊出后,被一直研究抗战的军事专家于戈发现。后通过鲍直才的侄子,才知道当年挖坑道的老英雄如今已经在北京定居了。于戈火速登...
妙峰山脚下的平西情报联络站
妙峰山位于京西门头沟域内,以“古刹、奇松、怪石、溶洞”而闻名。妙峰山脚下有个坐北朝南的小小四合院,拾级而上推开院门,迎面就是一组巨型铜制浮雕,栩栩如生地刻画着情报人员当年秘密发送电波、乔装卧底、运送物资等情景,浮雕的上端,“胜似雄兵十万”六...
那年,通州东大街响起抗日的枪声
通州东大街在历史上曾经是大运河北端的商贸重地。在这条大街的中部,有个坐北朝南的“东大街旅馆”,它最早是明朝军队通州卫署及卫所的指挥机关。清朝时,在这里设置了提督衙门,统领拱卫京师的军队,由此成为百姓口中的“老衙门”。通州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里...
营救美国飞行员
题记 这是发生在冀东西部抗日根据地轰动一时的大事件,我抗日军民殊死营救美国飞行员,书写了一段以血与火锻造的中美人民友谊的壮美篇章。 作者没有文学虚构,也没有艺术夸张,仅以一些当事人或旁观者所见所闻、当时报纸所记以及现存的实物,真实记述了这个...
“红蓝箍”:跨越时空的抗日精神
要说这“红蓝箍”啊,那可是抗战年月里响当当的一个标志,背后藏着一段了不起的历史。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到处是战火纷飞,老百姓苦不堪言。就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流亡在北平的东北抗日义勇军里,高鹏、纪亭榭这些热血汉子在中共中央北方...
经历抗战胜利之夜的黄埔老人
我敬仰的黄埔前辈,我们原宣武区作家协会的作家,同时也是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知名的作家、诗人孙宝礼老先生离开我已经十年多了,无论在北京黄埔同学会还是原宣武区作家圈子里,他都是一位受到特别尊敬的老人。他不仅文笔很好,而且经常不顾80多岁的高龄,积...
京西“一元春”:药香深处的抗日春秋
在北京门头沟青白口村的阡陌巷陌间,一元春药铺宛如一册尘封的线装古籍,青砖灰瓦间浸着岁月的包浆。若单看那斑驳的砖墙、褪色的匾额,大抵会当作寻常旧宅,但谁能想到这貌不惊人的处所,竟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传奇,恰似陈酿的老酒,启封时满是滚烫的故事...
来自梨园的抗战呐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利欲熏心,悍然发动一场侵华战争,这既是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事变中,日军炸毁南满铁路并嫁祸中国军队,借此侵占沈阳。随后迅速占领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
中华魂与武士道的较量
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均发生在北京这座“学生之城”。五四前夜有“五三聚义”,一千多名高校学生代表云集北大三院,组成了“学联”,制定了纲领,起草了宣言。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现代。“一二·九运动”遵照...
沦陷时期的混合面
1943年立秋刚过,清早起来,前门外大李纱帽胡同的老人抡起大扫帚,“唰啦、唰啦”划拉着地上的槐叶和槐花,扫到胡同口时忽然听见鸡飞狗跳一阵喧哗,打天坛方向跑过来好些日本兵。不同于街面上常见的鬼子,这些日本兵从头到脚一身白,跟出殡似的,脸上还捂...
铁蹄下的抗击
当清晨的阳光掠过卢沟桥的石狮,当站在历史瞭望塔的顶端,回望88年前那血火淬炼的抗战岁月,我们不能忘记京城市民在日寇的铁蹄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的救亡图存。他们助力29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寇,又冒死营救来不及转移的家属;在当时的石景山制铁所,他们以...
京城东北角寻“人圈”
听说过猪圈、羊圈,殊不知历史上还有过人圈。顾名思义,“人圈”就是把人像猪羊一样圈起来。它最初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东北,后来蔓延至华北,以防民众与抗日武装接触,瓦解抗日力量。他们把老百姓赶出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逼迫其集体搬迁到他们指定好的...
京东的抗日报纸与兵工厂
平谷,山间大川,西北部一带地形复杂,有利于八路军游击作战,也是平北抗日的大后方,因而留下了多处红色遗迹。 南独乐河镇的北寨村是古时的营寨,有驻兵。向北是下辖的自然村叫福吉卧村。村子不大,有200多户,700多人。在山谷小路间行走,两旁树木繁...
天坛里的“历史见证”
众所周知,天坛为皇帝“祭天”和“祈谷”之场所,但趋吉纳祥的天坛里,竟发生过一些“国耻级”外辱事件。比如,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烧杀抢掠,天坛就是重灾区。时隔37年,日军再次攻占北京。除了明火执仗,日军还在天坛里悄然写下了一段不堪往事。...
长城上那些不可磨灭的印记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筑垒奇迹与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保障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的过程中,长城做出过重大贡献,也做出了重大牺牲。在长城沿线,发生过太多的战事,长城也饱受创伤,加之千百年来的自然侵蚀,形成了建筑风貌独特、历史内涵充沛...
方寸颂歌:邮票上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在军事斗争之外,文化战线也充分发挥了作用,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促进和维护了抗日统一战线。而作为“国家名片”的邮票,也在方寸天地间展现着抗日战争的悲壮与辉煌,成为弥足珍贵的纪念。 抗战时期的邮票 根据《中国邮票史》记载,从19...
烟标记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足迹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地设计印制的烟标,上面记录着一个个抗日英雄、一个个抗战故事,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缩影和写照。 “九一八”牌烟标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民族卷烟企业福昌卷烟公司以独到的眼光,推出了两个与抗日战争有关联的卷烟品牌...

古都

汉家陵阙 幽燕长歌
2025年5月18日,时值“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经过全面改建盛装亮相。博物馆原名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位于丰台区黄土岗乡,为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发掘于1974年。俩墓早年被盗,1号墓保存较好,2号墓因被盗严重,经...
京城里的“老四大商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门一带的青云阁、劝业场、“首善第一楼”,以及王府井的东安市场,曾并称为民国年间京城里的“老四大商场”。 青云阁 青云阁位于前门外观音寺街(今大栅栏西街)。早年的青云阁平面呈轿子型布局,南北各伸出两个像轿杆儿样的狭长通...
从刑部题名碑解码元大都“风云”
2004年秋,北京天安门城楼东观礼台后方的一处施工工地中,考古人员意外发掘出一件极具历史价值的元代汉白玉石碑——通高2.25米、宽0.82米的《刑部题名第三之记》碑,出土地点西距紫禁城中轴线仅约百米,正位于元大都中书省核心区。此碑左下角断裂...
隆福寺天宫藻井的涅槃新生
藻井是一种顶部呈穹隆状的天花,它的独特造型可以使顶部获得最大空间,历来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室内较高规格的装修手法,常见于皇宫或重要寺庙殿堂。中国古代大多是木构建筑,因为木质易燃,所以藻井取蓄水之意,又有压胜的功用。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展厅内,...
文人笔下的来今雨轩
数年前,我到报社听李辉先生讲座,他说退休后拟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筹办纪念馆,我当时颇感新鲜。后来,偶然读到民国文人谢兴尧所写的《中山公园的茶座》,其中有这样的描述:“的确,凡是到过北平的人,哪个不深刻地怀念中山公园的茶座呢?尤其久住北平的,差...
从明代田庄堡垒到京畿农家小院
北京地区的古村落大都分布在西南山区,尤以门头沟、房山两区保留最完好。平原地区由于经济相对发达,房屋更新速度也快,家里孩子结婚头等大事就是盖新房,因此想找到风貌原始的村子已非常困难。顺义龙湾屯镇焦庄户是个个例,地道战遗址使村子避免了大规模改建...
大红门:从历史走向未来
提起北京的城门,想必很多人都能说上那么一两个,从德胜门到永定门,从西直门到东直门,从崇文门到宣武门,每个地段都能勾起老北京的一段回忆。与大名鼎鼎的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以及宫城四门相比较,位于京南的南苑五门(分别是东红门、...
北京西城的“史家胡同”
穿行于西城区的大街小巷,寻觅着那些昔日的红色地标,重踏我们的革命前辈们所走过的路,或许会有种与他们隔空交流之感。这种交流,既是时间上的(相隔至少三四十年,多则百余年),也是空间上的(有些老建筑仍在,有些却遁入历史的长河之中)。 在西城区域内...
支点:卢沟桥
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它与一个朝代的兴衰本无太大干系。可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的卢沟桥却有所不同,它的建设,除了人们日常所见的功用外,还有着金朝“支点”的意味。就是以它的支撑连接了中原地区,托举起整个金王朝...
清末地方官用标准斛
某日,我受到好友王馆长的邀请,参加他的大运河民俗博物馆开馆庆典仪式。隆重的仪式结束后,大家开始很有兴趣地参观馆藏的各种民俗老物件。根据王馆长介绍:这是一座以大运河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大约700平方米,共计收藏各个时期的民俗老物...
一道圣旨的由来
在徐州圣旨博物馆内,编号“396”,通长:365cm,通宽:31cm,取名“光绪三十一年陈懋鼎本身妻室三色绢本诰命”,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诉说着一个百多年前的故事。 1905年7月23日,京城骄阳似火,已是盛夏,居住在南城的人们,依旧还过着贩...

人文

我和丛珊在片场的邂逅
一 那是在1996年早春的海南。海南的春天来得早,然而,初春的南国却仍存着丝丝凉意。这天,窗外飘落着小雨,室内的拍摄现场也让人觉得冷冷的。丛珊披着一条薄被,蜷缩在一个角落里,闹中取静地在读着剧本,准备着下一场戏。见到我这个“生人”,她微笑着...
《碟中谍》三十年的传奇探寻
在巨大的激光IMAX银幕上,所有人屏息凝视,目光追随伊森·亨特奋力冲出潜艇的鱼雷发射口。身后,是即将滑入海底深渊的“塞瓦斯托波尔号”;潜艇每向前滚动一步,仿佛就是定时炸弹拉响倒计时的信号——一个男人,没有潜水服、没有氧气瓶,只有一...
音乐剧《日落大道》:星光沉没时的永恒回响
舞台上是一双迷人的眼睛,这双眼睛正来自音乐家莎拉·布莱曼。这是音乐剧《日落大道》开幕前的时刻。在随后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古典好莱坞的戏码轮番上演,经典的戏剧冲突桥段以歌剧的形式展现。落魄的编剧乔误入坐落在“日落大道”上、过气默...
回忆清史研究巨擘张宝章先生
惊悉我国研究清代盛时“三山五园”的旗手、著作等身的文史研究的大家、由海淀区政协原主席成功转型的清史研究巨擘——张宝章先生仙逝,享年93岁。 我与宝章先生的交往,是在1995年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于燕山大酒店召开的一年一届的年会上。见到崇敬的宝...
伊巴涅斯:一位小说家的世界旅行
维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áñez ,1867-1928)是西班牙小说家与革命家,关于其生平经历,不妨借用下文将要谈到的美国福特(J.D.M.Ford)在《西班牙文...
纪事书单(2025年8月号)
《文起京华: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选》 徐则臣 等著 / 《北京文学》编辑部 编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年7月版 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文学》“新北京作家群”栏目作品合集,收录了徐则臣、孙睿、马小淘、郑在欢、刘汀、张天翼、常小琥、杜梨等1...

生活

亲切的京味儿儿化音
我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祖上是跟随皇太极进京定居的。我和众多的老北京人一样,深受家庭的影响和老北京文化的熏陶,在语言和文字表达方面始终没有离开京味儿儿化音。 老北京儿化音和清代前期北京满族的语言使用有很大关联。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朝...
九旬老者演讲记
2023年11月3日,是我的生日,也是我93岁的第一天。当天,我正好赶上了一项多年不遇的活动——紫竹院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演讲比赛。 我居住所在的“紫竹社区”建议我去参加街道的演讲比赛,没怎么犹豫我就答应了。因为我也想凑凑热闹,毕竟有...
我身边的北京退伍老兵
海南的儋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我居住的碧海一家小区总共有将近600的住户,除了小部分是当地的人,其余均是来自内地,其中北京人占了绝大部分,我要介绍的这几位退伍老兵就在他们当中。 大爱无疆的吴高谦 吴高谦是这些人当中年岁最大、军龄最长,退役时军...
古都掠影
永定河新首钢大桥风貌...
相关杂志
  •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

    2025年10期
    ¥9.00
  •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16期
    ¥7.29
  • 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

    2025年15期
    ¥3.00
  •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

    2025年07期
    ¥12.00
  •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2025年17期
    ¥12.00
  • 南风窗

    南风窗

    2025年17期
    ¥9.00
  •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2025年29期
    ¥5.00
  •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2025年03期
    ¥6.00
  • 军嫂

    军嫂

    2025年08期
    ¥6.00
  •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31期
    ¥6.00
  •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

    2025年12期
    ¥7.29
  • 看世界

    看世界

    2025年17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北京纪事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北京纪事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