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名:《Journal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学术关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与产业政策转型
摘 要: 发展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时间分布上要动态合理地配置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尤其要高度重视用智能化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具体策略上要积极推进针对现有产业的“智改数转网联”三大行动,...
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微观机制:价值定位、活动重构与协调适配
摘 要: 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如何向“新”而动,高“质”前行,是当前理论研究中亟须回答的问题。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这对企业在技术、组织和模式方面都提...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摘 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感性活动分析而确立的生产力范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生产力发展为主轴,以交往形式为社会内容,以共产主义革命为最终结论。新质生产力条件下新型生产工具的出现和社...

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

在思想与行动之间:脑机接口行动及其心身之辩
摘 要: 脑机接口的出现革新了人类的行动方式——以思行事,这为传统的行动理论带来了挑战。一种观点认为,脑机接口行动并非身体行动,而是具有外部结果的心理行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触发脑机接口行动的直接原因并非行动体的意向状态,而是其想象力或...
脑机接口不构成对具身认知的挑战
摘 要: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将主体大脑中的神经信号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从而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的直接转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脑机接口表明了认知过程能够以非具身方式实现,因而身体的感知运动过程对于认知来说并非不可或缺。从预测加工的视角看,...

文学研究

被囚禁在文本内的叙述动力
主持人语: 作为一门学问,叙述学并非中国本土产物,而是由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的。所以,中国的叙述研究一般来说可以划分成两大流派:一是对西方已有的叙述理论和叙事知识予以引进与介绍,以“新”“准”“快”为特征;二是在接受西方叙述学的基...
论戏剧文本中叙述者的分类
摘 要: 叙述者的存在是研究戏剧文本叙事的起点。布赖恩·理查逊将戏剧中的叙述者分为框架叙述者、内在叙述者/独白叙述者、独角戏叙述者、生成叙述者、隐含作者和历史作者等多类。然而,他对叙述者的分类存在割裂文本与舞台演出、虚拟世界界...
认知叙述学中不确定元素之商榷
摘 要: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认知叙述学融合了认知科学和叙述理论,致力于探讨叙事与思维或心理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文学作品中的叙述元素是如何理解、处理和影响人类认知的。然而,由于认知固有的个体化、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认知叙述学无法成为...

艺术与传媒

情动理论与电影的纠缠
摘 要: 首先提出情动概念的是17世纪的斯宾诺莎,他区分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广延样态”和“思维样态”,即未被意识到的情感和已被意识到的观念。德勒兹将这一观念用于电影,提出了“情动—影像”的概念,并将其囿于电影镜头中“面容”的表达。面容又被...
论抗战前后上海出版传媒业的结构转型
摘 要: 抗战前后是上海乃至中国出版传媒业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具体而言,上海媒介场域发生了从民营商业媒体主导向政治报刊主导的结构转型。随着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新闻业危机的出现与解决,上海出版传媒业的发展方向从商业化重归政治化,这一...

法学研究

刑事司法领域自动化决策的风险与规制
摘 要: 自动化决策在中外各国的刑事司法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自动化决策符合刑事司法预防和打击犯罪、提高诉讼效率、实现案件公正办理的需求,也有相应的观念和技术条件予以支持。然而自动化决策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可能带来准确性不足、公正性...
个人信息数据财产化及其确权授权模式构建
摘 要: 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若适用传统人格标识财产化模式,要么导致基础权益错配,要么造成流转效用受阻。通过对财产价值溯源可以发现,个人信息存在原始数据、数据集合、衍生数据三种形态。原始数据非对人“有用的财物”,不构成财产权客体,但因其...
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之法律探析
摘 要: 建设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是党中央推进新形势下改革开放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以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为视角,分析海关为创造营商软环境所做的贡献,同时从法律视角审视海关监管创新措施,认为:海关作为进出境监管部门,在正确理解自贸区“境内...

史学研究

家国之间:唐元和时期进奉的二重性解读
摘 要: 唐元和时期,宪宗对官员进奉采取了既限制又纵容的双重态度。宪宗通过敕令多次强调禁止无名进奉、税外加征,同时,又以家财、羡余等名义给官员进奉以合理的解释。从助军钱分析可见,朝廷即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也没有公开加税,对挪用地方财物...
“参汉酌金”立法思想视域下的清代丁忧制度
摘 要: 丁忧制度从儒家伦理中的孝道思想演变而来,自汉代开始逐渐法律化,形成了一项职官制度。清代作为边疆民族统治中原王朝,不仅吸收了明代汉文化中丁忧制度的经验,同时也融合了本族习惯,“参汉酌金”将丁忧制度应用于清代官员制度中。“参汉”,...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