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4年3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艺术大观》杂志是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天津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卷首语

善行天下
人生要活得精彩,活得坦荡荡,如同阳光一样灿烂,行好事,存好心,做好人,留好名;不求福报多深,但求无愧于心。善良之人,穷不坑患难之友;善良之人,富不忘滴水恩情。不以贫富论人,嫌贫爱富势利眼;不以美丑断人,以貌取人小人心。善良做人,心安一生与人...

醉墨艺海

一切都没有过去
我对库车的兴趣缘于许多年前的一次南疆之行。那时我刚从新疆北部一个偏僻小村庄走出,天山以南的南疆于我来说还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地域,我对迎面而来的更广阔无边的戈壁荒漠惊叹不已。那是一次漫长而紧促的行旅,几千公里的路途,几乎没有在哪儿停顿过,沿途一...
雨的四季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

美术与设计

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莫奈与梵高色彩运用的比较
摘 要:本文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的发展脉络出发,深入探讨了莫奈与梵高在色彩运用上的异同及其艺术影响。通过对两位大师的作品进行细致分析,本文揭示了莫奈作为印象派代表对光影变化的捕捉与细腻色彩层次的展现,以及梵高作为后印象派先驱对色彩的主观表达与...
主题性绘画创作中的人文关怀
摘 要: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有关主题性绘画创作的作品不胜枚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主题性绘画作品。主题性绘画创作更多关注的是作品所表现的真实性、宣传作用和历史文献价值。从历史上众多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包括主题性绘画在内...
自然之眼:赵望云的绘画美学风格
摘 要:在20世纪初的中国画改良运动中,赵望云为中国画改革的努力尤为值得重视。他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记录了当时最真实的中国,为现代中国画开辟了崭新的领域。他的绘画风格不受传统绘画法则与图式的限制,真实地记录了他所看到的一切。他为传统中国...
版面设计中关于中国画意境的创新表达
摘 要:当今社会是从传统阅读转向屏幕阅读的时代,人民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人们的审美标准也产生了变化。然而,无论阅读的媒介产生何种变化,大众依旧需要在充满艺术表现形式的版面中汲取知识。由于西方设计长久以来的影响,我国设计作品在面貌上呈现出严重...
论中国画构图中留白艺术的审美意趣与艺术价值
摘 要:本文深入探究中国画构图的留白艺术,剖析其审美意趣与艺术价值。通过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凸显其于传承文化、启迪创作的关键意义,进而揭示留白虚实相生、计白当黑之特性,挖掘儒家和谐包容、道家自然本真、佛家空灵超脱的哲学内涵。经《寒江独钓图...
生态设计思维语境下城市雕塑的形式与意义
摘 要:本文从“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出发,通过概念及历史演变来梳理和引申“设计思维”基本向度,再引入生态设计思维概念,形成以“人”为驱动力的“设计思维”价值观以及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的“设计链”,讨论的议题是当下...
绿色设计理念下文创产品的融合创新
摘 要:绿色设计理念与文创产品相融合,不仅能够激发文创产品创新和设计的多样性,还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阐述绿色设计理念下文创产品的融合创新价值,从材料、造型、功能、色彩和肌理、包装这几方面探讨文创产品的...
全球化语境对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影响和发展
摘 要: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对当代艺术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随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全球化语境的加入,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形式值得人们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形式、社会现象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多种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又产生出各种各样的...
笔触间的生命韵律:花鸟画的动态表现技法
摘 要: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承载着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载体。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细腻地捕捉并展现了自然界中花鸟鱼虫的生动形态和它们...
从理想中走出——欧洲现实美术生成的历史
摘 要:欧洲古典美术起源于古希腊,注重模仿自然,以理想化和美化的方式展现视觉效果;古罗马则进一步引入现实主义元素,减少修饰,增强现实感。中世纪宗教艺术推翻古典艺术,强调平面感和宗教感召力,现实主义的发展因此中断。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从艺术理论视角看当代美术馆展览的叙事策略
摘 要:美术馆作为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和文化叙事的载体,其展览的叙事策略对文化传播和艺术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艺术理论视角,通过对当代美术馆展览叙事策略的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叙事策略在提升展览效果和观众体验方面的重要性,并为美术馆的展览设计...
AI生成艺术对传统油画创作的挑战与启示
摘 要:AI生成艺术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视觉语言,尤其是油画这种经典的艺术形式,正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冲击着传统艺术领域。从AI生成技术的特点,包括艺术观念、创作方式以及市场、教育等方面的变化,来探讨它对传统油画创作的挑战和启发。...

舞台艺术

自然主义戏剧的表演艺术
摘 要:自然主义戏剧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是由当时科技以及哲学思想对文艺领域的冲击而产生并迅速风靡,影响了当时乃至现如今的戏剧思潮和流派。自然戏剧提倡运用实证哲学的理论以及生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规律来对生活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
传统剧场空间的“沉浸式”转化
摘 要:在当代戏剧领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下,沉浸式体验已成为戏剧艺术突破传统框架、吸引观众目光的关键要素。传统剧场空间,因其长久以来形成的布局模式、观演方式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在营造沉浸式体验时面临诸多阻碍。观众在传统剧场中往往处于被...
人物形象的交响化处理
摘 要: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在北京首演于第一届全国音乐周。这部作品改编于民间故事,故事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形象,分别是“老马”“黄鹤”和“官老爷”。施咏康重点围绕“老马”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塑造,而该形...
拼贴艺术:舞台剧戏剧性表达的一种重要路径
摘 要:在西方艺术史上,人们一般按照“前现代性艺术”“现代性艺术”“后现代性艺术”这样典型的三段论对各种流派、各种形态的艺术思潮和艺术风格进行区分。在当前这样一个以“自媒体”“新媒体”“互联网”等为媒介形态的后现代主义时期,拼贴艺术作为一种...
现实·传统·创新:“两个结合”视域下当代戏剧创作特点
摘 要:“两个结合”文艺思想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道路,深刻把握了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为新时代文化繁荣注入了无限可能。对于文艺工作而言,坚持“两个结合”就是要立足中国大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养分,审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助推新时代...
欲望满足视域下的现代舞美服装设计技巧解析
摘 要:随着现代舞美设计的不断发展,舞台服装设计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欲望满足的视角,探讨现代舞美服装设计的技巧与方法,通过深入分析欲望、技术与设计智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设计策略,旨在通过满足表演者...

音乐与舞蹈

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的美学特征
摘 要:作为知名的音乐家和教育家,黄自先生的艺术作品至今被众多艺术家追捧。《春思曲》作为黄自先生将诗词、音乐完美融合的声乐作品,融合了黄自先生的音乐美学思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对该歌曲的创作与音乐美学特质进行探究,同时,挖掘音乐美学思...
“雅色”融入“雅歌”的创作机理
摘 要:本文作为课题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阐释部分,意在通过对“雅色”的历史形成和文化内涵进行阐述,体现其审美价值,并确立研究所选对象;同时对“雅歌”的产生、发展和现状进行历史性回顾,并简要梳理,形成本研究中的“雅歌”创作的基本模式;最后阐释“雅...
从贝多芬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看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转变
摘 要:贝多芬的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古典音乐向浪漫音乐风格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五部奏鸣曲的结构和和声技巧的细致剖析,揭示了出贝多芬如何逐步将浪漫主义因素融入作品,并推动了其音乐表现手法的创新。...
舞蹈元素同杂技编导的融合与发展
摘 要:舞蹈与杂技作为两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近年来逐渐实现了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表演内容,还推动了艺术表现的多样化。本文探讨了舞蹈与杂技的基本概念、艺术特征及其融合现状,分析了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上的相互影响。同时,还关注了在...
音乐技艺的培养与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摘 要:音乐技艺的培养与表现力的提升是音乐教育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音乐技艺与表现力的概念出发,探讨了技艺培养的基础要素、不同阶段的培养路径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音乐表现力的内涵、关键提升路径及综合策略。同时,文章还详细论述了...
多元文化背景的中西音乐文化交流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多元文化背景条件下,中方与西方音乐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种种异同以及重要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研究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西音乐的交流活动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如创新交流、人才培养、相互理解等。在此基础上,研究...
肖邦《g小调叙事曲》赏析
摘 要:《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在华沙时期的重要钢琴作品之一。该作品创作手法独特,肖邦将叙事曲这种体裁第一次运用到钢琴作品创作中,富有戏剧性,并赞颂了英雄的伟大事迹。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肖邦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创作特征、曲式创新及作品分析...
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
摘 要:本文聚焦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议题。在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传统音乐面临边缘化风险。文章首先剖析了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随后探讨了数字化技术、社区参与及政策扶持在保护传统音乐中的作用;强调应构建多元...

影视艺术

“新动画中国学派”电影的游戏化叙事
摘 要:“新动画中国学派”电影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动画艺术的多种可能性,作品呈现出现代东方美学特征。“新动画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在叙事上借鉴了游戏的互动性、沉浸感,表现出了游戏化的叙事特征。“动画电影与文学文本的交互,不但是一种再生型交互,亦...
符号学视域下温暖现实主义的非虚构影像话语建构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符号学视域下温暖现实主义在非虚构影像话语中的建构与传播。通过对纪录片的深入分析,本文揭示了纪录片如何通过其独特的美学表达和符号学特征,传递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文章首先讨论了纪录片中的美学表达,包括画面、声音和剪辑方式如何...
《陈皮蕴侨韵,红脉贯古今》MG动画设计与实现
摘 要:侨都的非遗文化传承内容呈现给受众者的形式比较单一,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本文在阐述MG动画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以陈皮非遗文化宣传为例,从MG动画的前期策划设计、动画的开发制作、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借助MG动画的新型科普形式...
数字时代摄影创作的技术革新与艺术观念重塑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摄影创作带来的多方面变革,主要涉及拍摄设备、后期制作与传播方式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这些变革促进了摄影师的艺术观念从传统的再现、纪实向多元化、主观化转变,也改变了摄影创作的审美标准、创作思维与创作风格。数字...
AI生成式音乐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摘 要:基于AI发展的大背景,本文结合影视、动漫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从业者需求,对AI的应用创作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AI生成式;AI;影视创作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33-00...

中国文化

克孜尔壁画的色彩语言
摘 要:作为龟兹石窟的代表,克孜尔石窟壁画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特色,色彩更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克孜尔壁画色彩体现出鲜明的西域特色,即便经过了数千年时间的洗礼,石窟内的壁画色彩依然保持高纯度,呈现...
传统徽派建筑元素于当代陶艺装饰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旨在在情感和装饰层面探讨当代陶艺与徽派建筑艺术的互通性,进而思考如何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的研究与融合回归文化自信。通过对当代陶艺情感寄托功能、创作动机,徽派建筑的空间布局、装饰艺术等多方面的剖析,揭示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语境下的价值与...
镶嵌工艺在扇子艺术中的作用
摘 要:扇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其品类日益丰富、功能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具有纳凉的实用功能,也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发展到今天,扇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文章介绍了扇子艺术以及镶嵌工艺的发展与特点,并从材料之美、...
论淮剧艺术的现状与传承保护
摘 要:淮剧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一代一代的大师呕心沥血,创制了众多优秀的剧目。作为传统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现代社会后,其发展不尽如人意,面临着市场萎靡、受众逐渐老龄化、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等诸多问题,本文从淮剧自身出发,研究其生存现状...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近年来,AI技术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艺术生态,不仅拓展了艺术的边界,催生了数字艺术设计,也进一步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创新模式,使艺术创作更加多元化。文章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首先,对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艺术设计...
跨媒介视域下传统文化叙事设计的创新路径
摘 要:为探讨跨媒介视域下传统文化叙事设计的创新路径,以适应数字时代的语境并挖掘传统文化的创意设计潜质,进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应用策略。本文分析了跨媒介叙事下传统文化叙事设计的演变,并以此提出“精练符号新意、演绎沉浸文脉...
河北省音乐舞蹈类“非遗”的保护与旅游活化利用研究
摘 要:自2016年开始,中国各地文化旅游业乘着新媒体时代的东风飞速发展起来。截至2024年,天水、哈尔滨等地文旅已经凭借独特的旅游定位思路斩获了优质流量,而文旅产业也为中国部分地区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河北省地处华北太行山周边区域,本省内...
音乐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路径
摘 要:音乐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促进了音乐产业的创新与进步,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音乐时代。本文深入分析了音乐创作和创作中现代科技技术的运用、音乐表演中现代科技的运用、音乐传播中现代技术的运用,并从加大技术支持、注重中国式表达、提升音...
传统皮影戏的艺术特色与表演技巧
摘 要: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凭借其独有的光影艺术、叙事形式以及表演技巧,充分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其光影表现借助影人造型与灯光,得以营造出动态且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多元叙事融入民间故事与历史文化,彰显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文化深度;...

艺教论坛

单簧管演奏教学中的音准训练
摘 要:本文探讨了单簧管演奏教学中音准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分析了单簧管音准偏差的内部和外部成因,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包括基础指法练习、结合乐器结构与指法调整音准、加强学生肢体协调训练以及重视长音的训练。同时,强调了音准...
新课标下戏剧表演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实践
摘 要: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音乐属于艺术学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音乐知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韵律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初中音乐课程的开展...
人工智能视域下艺术设计高校美育数智化转型路径
摘 要:本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艺术设计高校美育数智化转型中的应用与发展路径。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美育教学模式、设计实践和个性化学习体验的影响,研究指出人工智能为艺术设计高校的美育注入了新的创新元素。人工智能工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审美力的培养方法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专业之一,是培养专业幼教人才的关键学科。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成效欠佳。为提高幼教人才的音乐素养,给予幼儿全面、系统的音乐教育,有必要针对性探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

佳作赏析

《独立书店,你好或再见》插画
作者简介:刘心佩(199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从事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文化研究。...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3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2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4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1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4年06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04期
    ¥12.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0期
    ¥15.00
  • 设计

    设计

    2025年02期
    ¥21.00
  •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

    2024年11期
    ¥9.00
  • 音乐爱好者

    音乐爱好者

    2025年02期
    ¥16.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艺术大观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艺术大观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