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

2025年09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现代艺术》(月刊)创刊于2000年,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四川现代艺术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CN刊号为:51-1...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方阵

于蜀山蜀水间 铸就文艺星河
蜀山苍苍,蜀水泱泱。从司马相如、杨雄、李白、杜甫、“三苏”,到张大千、李劼人、沙汀、巴金,巴蜀大地始终以其雄奇山水与丰沛人文,涵养着一代代文艺星斗。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文章的背后,是“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社...
以成长见证 以感恩回望
回望自己的创作历程,每一步探索都离不开四川这片文艺沃土的滋养与托举。作为一名深耕舞台艺术的创作者,我始终心怀感恩——感恩这个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更感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艺术基金、四川省文联、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等文化单位始终为创作者与项目...
舞台映照文化根脉
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学子,到一个磕磕绊绊的创作者,在我与戏剧相伴数年的时光里,留下了几个特别的印记。 2018年,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与当地一位友人闲聊,她提及祖辈从希腊迁到黑海,最终移民美国的经历,讲述了曾祖父一家作为欧洲移民,百年前在美南...
守根之魂 传承之心
回顾我的创作历程,我进入编剧行业的时间不算长。研究生阶段主攻戏曲理论研究,平时虽然喜欢看戏,但尚未创作过戏曲剧本。2017年毕业后,我考入四川省川剧院,渐渐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2020年,我创作了川剧小戏《火塘》,正式开启编剧生涯。幸运的是...
于傲骨与赤诚间见真章
川剧《西川图》是川剧传统中型戏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取材于《三国演义》。该剧讲述东汉末年,刘璋派遣张松求见曹操,曹操将张松安置在馆驿,杨修前往试探张松的才能,以曹操所著《孟德新书》相示。张松过目不忘,立刻背诵,并谎称该兵书是战国无名氏所作,蜀...
彝音叩群山
凉山彝族音乐由来已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形态。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含山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曲、情歌与儿歌等。比如说,我们最常见到的,在婚礼上演唱的《阿莫尼惹》(译:妈妈的女儿)、《惹达》(译:挽留),火...
让旋律在雪山间永恒回响
当《雪域征途·雄魂夹金山》最后一段合唱的余音在录音棚中消散,创作时的初心仍清晰如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只想把红军过夹金山的艰辛、战友间的扶持、汉藏同胞的联结,等等,一一揉进音符里。没有刻意依赖复杂技巧,更多是沉...
中为体 西为用
我是一名致力于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创作者。2021年,我的《融经典诗词与民族音乐之精髓,唱文化自信与向上向善之主流》获得四川艺术基金青年作曲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资助,其创作理念与“坚定文化自信”和“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在此,我结合自身...
锚定时代 以笔绘心
在图像爆炸、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的时代里,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以时代为锚点,敏锐捕捉社会脉动,从革命历史的厚重传承,到当代民众的鲜活群像,在记录、共情与启迪中,释放着独特的价值。同时,传承本土文化,融合创新,让绘画成为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的...
川韵绕梁处 吾是追梦人
作为四川扬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我始终怀着对这门艺术的敬畏之心,肩负着“出作品、出人才”的双重使命。这些年来,我致力于传统艺术的系统性传承,不断尝试创新表达,倾心培育新一代传承人,见证了四川扬琴在当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深耕传统:教学实践与思...
语不惊人死不休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如黄钟大吕,时刻回响耳畔: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扎根巴蜀沃土的基层曲艺人,我深感肩头承载的千钧之重——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的虔诚守护,更是以匠心创作时代精品的神圣使命。经...
以舞载道 以美育人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有幸入选四川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创排了原创红色舞蹈作品《十八勇士》。回望这段创作历程,于我而言,不仅是一场艺术实践的淬炼,更是一次精神信仰的洗礼,一次“以舞载道、以美育人”的深刻探索。 题...
山雾 虹彩 火塘
大凉山的沃土总在我心头铺展——那些穿行于山间的足迹,那些浸润着阳光的笑脸,那些裹挟着荞麦香的晚风,早已将彝族同胞的朴实与热忱刻进我的创作基因。我始终渴望用舞蹈为这片土地上可爱的人们塑像,让他们的生命温度在舞台上流转。 2018年,春节来临之...
光影里的彝魂情怀
2022年,我的摄影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彝族民俗文化的拍摄与保护》入选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我倍感荣幸,内心的喜悦与感激如潮水般翻涌,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的个人肯定,更是对彝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视。 在凉山工作近二十载,军...
敝帚自珍 各美其美
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已经认识到文化是世界各民族间得以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是确立其人类学身份的重要依据。决定民族和国家基本特征的关键,不在其种族的外部结构,而是固化于他们身上的文化心理意识,其对于国家而言是可以凝聚、整合...
四十年的韵变
作为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艺术档案馆)的一名艺术科研人员,我一直从事以川剧为重点的戏剧戏曲理论研究与评论,着力在川剧跨文化创作与传播、川剧融合跨界、戏曲当代创作发展等领域作深入思考,试图穿行于川剧的传统肌理与当代实践之间。我把学术坐标系的...

策划

巴蜀的潮音 长江的脉动
自青藏高原绵延6300多公里,长江——这条世界第三、我国第一大河,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浩荡之水,更是文明意义上的源头活水。她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重岩叠嶂,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开阔无疆,含纳着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万千景象,形成...
写意精神与民族形象的对话
四川凉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夏季雨后来到箐口苗寨,错落有致的青瓦木屋最是让人留念,慵懒地斜倚在美人靠上,微睁迷蒙的双眼,看着滴滴雨丝顺着屋檐滴落,看着邻家袅袅炊烟,心就在这里消融了。头戴一顶竹笠,脚穿一双雨靴,手提半斤米酒,一摇一摇地踏在寨...
决战22小时
8月的山城重庆,“高温”“干旱”……这些揪心的词汇,在人们的谈话中高频出现。作为重庆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这一次,我将镜头对准了北碚山火。 奔赴战场 8月25日,已经在北碚山火中采访了3天的我在家休整。凌晨1点,报社打来电话,下达进一步指令:...
以钢笔为刃,剖开时光层积
钓鱼城,这座矗立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的古城,不仅是三江环抱的地理要塞,更是南宋军民以血肉之躯铸就的精神堡垒。自1243年余玠筑城抗蒙始,数万军民在此“耕战结合”,以“坚韧”为甲、“忠勇”为矛,凭弹丸之地坚守数十年,更在蒙古铁骑横扫欧亚...
静心守志 虚怀以获
初识邓小江是在2024年5月。这个灵动、活泼,笑起来还带几分羞涩的瘦削青年书法家与我同车前往重庆渝中区,参加川渝“两江流域”文艺联盟的采风活动。接下来的八天时间里,我们顺江而下,谈诗论文,聊书说艺,一路无话不谈,成为莫逆之交。我也因此有幸走...
伞舞交织的艺术之梦
在舞台艺术的绚烂星空中,南充市杂技团的魔术《邂逅》以其独特魅力,闪耀于群星之中。这个融合了魔术“变伞”“变扇”技巧与舞蹈的节目,不仅是一场奉献给观众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段关于梦想、传承与创新的艺路佳话。 《邂逅》的创作背景,源于对传统魔术的深...
赤水河上的红飘带
2024年5月,一部大型音乐组歌原创作品《赤水河上的红飘带——四渡赤水四川篇》在中国酒城泸州推出,作品一经亮相,广大听众热烈关注,好评如潮。 作品取材于著名战役故事四渡赤水。四渡赤水四川篇章,主要发生在泸州古蔺、叙永两个县境内。那么,从创作...
根植时代 百年圆梦
《圆梦之八》的诞生,根植于我对时代脉动的持续关注。2020年,“百年梦圆”的历史语境厚重而激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进入关键阶段,在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里,“建设”是贯穿始终的强劲音符。 我常年走访于城市建筑工地,那些交错的脚手架、堆砌...
留白处的絮语
少年的记忆是我绘画的世界,到现在近五十年了,从小涂鸦到专业院校学习,到美术编辑再到大学当老师,然后下海从商,几经飘浮,其间做了许多与画画有关和无关的事,虽然忽左忽右,若即若离,但始终没有离开画画这条主线。 画什么,怎么画是个人的事情,应该轻...
沸腾赛马节 单纯而热烈
2020年7月底,我与妻子在规划了半年多的川西自驾游后,正式开启了向往已久的川西自驾游,我们自重庆一路伴随着康定、道孚、炉霍、壤塘的人文和自然美景,到达此行目的地色达准备观看神圣的天葬仪式和探寻藏传佛教胜地五明佛学院时,却因疫情防控,天葬仪...
从“被观看”到生命主体的注视
作品《绽放》中,奔放的色彩、层叠的笔触和密集的画面布局描绘了盛开的玉兰花意象,虽是传统题材,但我更多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一种情绪的外化与身份的宣言。通过花朵象征母性、脆弱与坚韧并存的意象,探讨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处境与内在力量。 色彩的解放与...
山城风骨依旧 茶馆人间烟火
我从小生长在市井环境里,喜欢用平实的眼光观察社会,用镜头记录普通人的生活。 重庆自古就有“城门多、寺庙多、茶馆多”之说。茶馆是重庆文化的一个缩影,充满市井生活气息,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茶水泡我千百遍,我待茶馆如初恋。从2017年6月走进交...
动态韵律与空间重构
刁涛的书法艺术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个人风格卓然成家。他根基深厚,早年遍习晋唐名帖,尤重米芾的“刷字”气势与颜真卿的雄浑笔法。然而,他并未囿于传统,而是以强烈的个性突破窠臼。其“一日临帖,一日应索”的理念,强调在继承中创新,临摹与创作并重。这...
在肌理与重组中书写田园呼吸
秋野现场的感知与捕获 2023年初秋,重庆丰盛古镇的郊野呈现出独特的生态景观——湿润的气候延缓了草木的枯败,青绿与暖黄在雾气中交融,杂草丛仍保持着野性的生长姿态,卷心菜在田埂边显露出拙朴的球形轮廓,田园犬在暮色里蜷坐成松弛的剪影。这片未被规...
展翅腾飞 梦想起航
年画《梦想起航》巧妙地融合了传统年画的精髓与现代科技的辉煌成就,采用民间年画特有的夸张色彩和鲜艳调性,辅以丰富的民间装饰图腾元素,构建出一幅充满活力和喜悦的视觉盛宴。作品的核心主题聚焦于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的历史时刻,象征...
母亲化作了蝴蝶
在第十一届重庆市摄影艺术展中,我的摄影作品《母亲化作了蝴蝶》获得纪录类金奖。这是一组关于母爱、成长和希望的作品。2021年5月,我十一岁的儿子天天被检查出罹患恶性骶尾部肿瘤,自此我和他妈妈带着他辗转重庆、北京等地,开启了漫长的肿瘤治疗之路。...
以笔绘魂 联结川渝文艺脉络
在川渝“两江流域”文艺联盟积极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长江、嘉陵江流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成为文艺创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三峡,作为长江流域极具标志性的地理与文化符号,承载着川渝地区的历史厚重与山河气魄。我长期关注工业题材与地域文...
一江清水的艺术回响
当眼睛走出剧场,耳畔仍回荡着那声声重庆方言的呼喊。作为业余文艺工作者,《一江清水向东流》带给我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它让我看到民族歌剧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促使我提笔记录下这些思考。 这部歌剧最打动我的,是其突破传统主旋律创作的窠臼,将“环保”...
生命的不屈
油画《生命的形态》采用亚麻布面材料,是画家取材于野生芭蕉丛的一角,将自然中的生命元素融入创作。野生芭蕉丛本身就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画家以此为切入点,展现出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 在艺术手法上,画家提取点、线、面等诸多画面元素。点的运用体现在画...
幸福三峡新篇章
三峡,这片被长江水深情滋养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故事。当宏伟的三峡工程拔地而起,不仅重塑了山河的模样,更开启了一方百姓幸福生活的崭新篇章。如今,这片土地繁荣发展、欣欣向荣,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幸福生活,孩子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书写人民史诗 记录时代变迁
在当前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现实主题和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文艺工作者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又是记录时代变迁、书写人民史诗的应尽职责。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创作了油画《...
组照《三峡山水 瞿塘画廊》中的三峡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笔下的“三峡”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向往的旅居胜地,也是近代历史上国内外艺术家进行文艺创作的良田沃土。 作为从小泡在长江水里、喝长江水长大的我更是对三峡山水情有独钟,饱含深情。当镜头一次次对准夔门、对准瞿塘...
镜头里的赤焰长歌
当镜头对准巫峡北岸那片燃烧的枫林时,江风正卷着细碎的红叶掠过镜头。取景器里,赤橙黄绿的叶浪从神女峰脚一直漫到江面,与青灰色的峡壁撞出惊心动魄的层次,长江水在谷底翻涌成碧色绸缎,将满山红焰倒映成流动的霞光。这便是《满山红叶映巫峡》定格的瞬间,...
浸润乡土艺韵 灵感便有了扎根的力量
生在山岩乡的褶皱里,便注定与这片土地的肌理紧紧咬合。晨雾漫过碉楼时,总想起儿时看男人们光着膀子唱打墙歌,粗粝嗓音撞在山壁上,混着夯锤砸土的闷响,每一下都像敲在大地的鼓点;田埂边,女人们弯着腰锄草与收割,古老歌谣顺着汗珠落在青苗或金黄的麦穗上...
彩虹彼端的永恒回响
踏上盐源泸沽湖采风之行,澄澈的湖水如同摩梭人灵魂的倒映,祖母屋内缭绕不散的古老歌谣,成为血脉深处悠长的回声。正是这些,催生了《摩梭》这首作品。肖淑明女士的故事,让我们的目光穿透历史的烟霭:一位汉家女子远嫁,最终化身摩梭末代王妃,她的命运在泸...
摩崖隶书载太白诗魂
汉代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高峰,其中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杨淮表记等的摩崖隶书是我的最爱,它们如沧海桑田的见证者,以风雨剥蚀的沧桑容颜,兀立于崖壁之上。当刻刀在崖壁上刻下隶书的凝重笔画,那些线条便不再只是文字,它们生根于石骨,与山岳同呼共吸...
刀锋刻史 黑白抒怀
当木刻的刀锋刺入木质肌理,我仿佛触摸到时间那粗粝而坚实的脉搏。以黑白两色为舟,以木刻为桨,《跨越·东方神迹》的创作,便是我力图横渡浩瀚历史长河的一次庄重航行。 我以三联画的形式作为独特叙事与象征构架的媒介。中央画面以升腾的载人航天...
明明暗暗 惟时何为
《玉盘》由葫芦童声原创音乐厂牌主理人谭淇尹作词、作曲。受屈原《天问》“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启发,感慨于古人对宇宙万物穷极探寻的执着,结合诗人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与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浪漫与豪放,以月亮这一自古以来承...
以手传心 让爱在指尖绽放
在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排练厅里,一个简单的动作被反复打磨——老师温柔地抚摸孩子的头顶——这个源于日常教学的真实场景,最终成为舞蹈《岁岁年年》最动人的核心语汇。 千次抚摸练就一个动作 “要让抚摸看起来既真实又有艺术美感”,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让...
人与自然 共书蜀道精神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诗句如千年古柏的根系深深扎入创作意识的土壤。这条穿越2300余年历史的道路,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通道,更是一部镌刻在悬崖峭壁上的华夏文明史诗。创作《蜀道怀古》的念头,在我心中酝酿已久,当我站在那些虬枝盘曲的古柏...
双向奔赴的众志成城
摄影作品《十里送英雄》取材于“8·21”北碚山火的现实土壤。该作品展示了2022年8月21日,在百年不遇的极端高温天气下,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突发山火,山火四处蔓延,危及周边人民群众安全和北边的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缙云山。云南、甘...
世界上最“惊悚”的爱或许藏在母女之间
在大众认知里,母女关系常被温情与呵护填满,电影《岁岁平安》势必颠覆这一印象,为观众揭开非典型母女充满极致爱与恨的复杂纠葛。 创作灵感源自2019年知乎上一个热门故事:父母为生儿子抛弃女儿,儿子患白血病后又寻找女儿捐骨髓。彼时我看到这个故事,...
五年推敲 琢法家造像
韩非子乃集法家之大成者,代表战国法家诸子甚而历代法家的精神形象。创作《法家韩非子》这件雕塑作品,必须探索雕塑具象性表现的学术性,因此在创作时重点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人的宽度 《韩非子》集儒、道、法于一书。韩非子口吃难言,善于著书,始...
镌刻在版画里的巴山魂
站在《巴山背二哥》版画作品前,看到画面上背二哥的身影,巴山的魂魄随着刻痕奔涌而来,那些关于巴山背二哥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 大巴山,那片广袤而厚重的红色土地,孕育和滋养了背二哥这一独特的群体。他们背负着生活的重压,在陡峭的山路上吼着山歌艰难...

新锐

成都三步曲 烟火满人间
“都江堰的雨漫过爬满青藤的墙,打湿了草堂一扇唐朝半掩的窗。”当三千年的人文积淀与当代生活美学在《成都好巴适》的歌声里相遇,听懂这份古老与新鲜并存、慵懒与热辣同在的“巴适”,需要追随赵迎的脚步,走进一场始于颜值,陷于烟火,终于灵魂的成都三步曲...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我是一个出生在依山傍水的大巴山、听着码头悠扬船歌长大的姑娘。跟随父亲在部队生活的童年时光,造就了我这个川妹子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从小热爱文艺,母亲和外婆也有意培养,于是我顺利考入成都艺体中学接受系统专业学习——最初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主攻方向,...
植根巴山 唱响时代
一、红土恩情:大巴山乡音里的艺术启蒙 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巴中南江,晨雾未散的山谷间,常回荡着鸟儿的叫声与背二哥的山歌。刘娟的童年记忆,便镌刻在这样的声韵图景里:跟着母亲赶场时,民间艺人唱的《巴中号子》,那嗓音像凿开山谷的光,让她第一次清...
歌声里的赤子心
初见李书伟,他身上带着典型歌唱家的风采。这位出生于四川巴中南江的艺术家,拥有诸多身份标签: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四川中泽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四川光雾山宣传形象大使,四川省企业文联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

讲坛

为人民塑造角色
一级演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文艺志愿者”。主要代表作品有:电影《野山》《八女投江》《女刺客》《本命年》《惊天动地》《走着瞧》《深呼吸》《家园》《党员登...
岳红:为人民塑造角色
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1978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幸运的是,我自己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亲历者。1980年,我经过三次高考,终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这离不开自己对于梦想的坚持,当然也离不开音乐老师的...

印象

“长安四子”书画篆刻艺术的文化气度
有幸在西安观看了吴振锋、魏杰、刘星、蔺雨——“长安四子”的书画篆刻展,作品大气磅礴,冲击力强,让我非常震撼。“长安四子”是原中国国家画院河北籍著名艺术家梅墨生先生十多年前,在吴振锋、魏杰、刘星、蔺雨四位陕西本土艺术家书画篆刻作品在西安首展时...
巴蜀山水画创作的意境之美
巴蜀山水画的创作体现在其通过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人文积淀,构建出兼具雄秀、神秘、幽邃与宏博的审美境界,既承载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核,又彰显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于巴蜀山水画的溯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魏晋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巴蜀地区因其独...

评论

工兼写花鸟画创作的心与意
工兼写花鸟画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尽精微而致广大”的辩证美学,既展现了自然生命的精妙细节,又通过笔墨的自由抒发了人文情怀。它不仅是技法的融合,更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视觉呈现,至今仍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艺术启示。 工兼写花鸟画是...
张大千巴蜀地域性山水的创作探究
从山水国画发展而言,张大千从师古人、师自然到师造化,从表现古意到抽象泼墨,其创造的形式技法与艺术作品兼具继承与创新,促进了国画本源与西方艺术的融合嬗变,推动近代国画山水发展,贡献不可忽视。巴蜀独特的地域性山水,既是他艺术创作的取材本体,亦是...
浅析沉浸式插画的艺术体验与发展方向
沉浸式插画通过多感官叙事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重新定义了艺术表达的边界。它借助触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联动,触发观众的共通感记忆,深化情感共鸣与文化理解。 插画艺术以图像叙事为核心功能,通过视觉符号构建跨越语言的文化对话,其独特的叙事性与公众亲...
新闻摄影的艺术性探讨
艺术性赋予新闻摄影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其能够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目光。它不仅可以提升新闻摄影的观赏性,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能够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揭示新闻事件的内涵和本质,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从而...
杂技剧《兵工厂》中魔术片段的艺术探究
在《兵工厂》的个案中,魔术元素的引入并非杂技的附属,而是构建整体艺术表达与戏剧张力的有机核心构件之一。它以独特的美学逻辑和叙事语法,有效地拓展了杂技剧的表现维度,增强了历史叙事的感染力,使“兵工精神”这一宏大主题获得了更富想象力与情感共鸣的...
群舞《卡斯达温·穿铠甲的人》创作实践
当舞台光影与黑水的月光重叠,民族精神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铠甲,古老仪式得以重生,它不再召唤战士,而是召唤每一个在平凡日子里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的普通人,这正是当代中国人最动人的精神风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特定地域和民族的历...
舞动千年的蜀地文化生命律动
蜀人用三千年时光证明,当舞蹈成为生活的语法,艺术便不再是悬浮的装饰,而是生长在土地里的生命节律。这种文化特质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新思路,更重要的是启示我们:在技术异化的时代,如何让身体重新成为感知世界的通道。 在巴蜀大地的...
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与途径
舞蹈作为一种视觉与情感并重的艺术形式,其魅力在于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直接触动人心。情感表达在舞蹈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使得舞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情感共振。 舞蹈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

理论

乐山崖墓题记与摩崖刻石名品的对比研究刍议
摘 要 乐山东汉崖墓题记文字与东汉摩崖名品在艺术特色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空间和字形特征上朴野雄奇,奔放自然,气象宏大。甚至章法与笔法(刀法)的状态都如出一辙。故风格上而言,乐山东汉崖墓题记与东汉摩崖名品有一定的趋同性。 关键词 崖墓...
由历代书论与现代书论的比较看当代书法理论体系的发展
摘 要 1980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现代书法论文选》为新中国成立30年书学理论研究所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时隔三十年后的2010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编选、荣宝斋出版的《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学术成果做...
“泸州河”川剧艺术生长及传播社会背景的考论
摘 要 清代中后期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是“泸州河”川剧艺术形成的大背景。国家政权的稳定、统治阶级的提倡,为“泸州河”川剧艺术的孕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而泸州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泸州河”川剧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商路即戏路”“...
东坡文化融入新时代川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摘 要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始终薪火相传的重要价值追求,它内在地包含了人们对于家庭、国家、天下的深厚情感认同、强烈责任担当和积极躬身实践。东坡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价值,对厚植新时代川剧学生家国...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10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10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10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9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5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4期
    ¥12.00
  • 江苏陶瓷

    江苏陶瓷

    2025年05期
    ¥12.00
  • 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2025年18期
    ¥9.00
  • 艺术广角

    艺术广角

    2025年05期
    ¥6.00
  • 设计

    设计

    2025年20期
    ¥21.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16.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现代艺术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现代艺术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