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巴山 唱响时代

——刘娟的文艺成长与价值使命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红土恩情:大巴山乡音里的艺术启蒙

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巴中南江,晨雾未散的山谷间,常回荡着鸟儿的叫声与背二哥的山歌。刘娟的童年记忆,便镌刻在这样的声韵图景里:跟着母亲赶场时,民间艺人唱的《巴中号子》,那嗓音像凿开山谷的光,让她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声音能承载动听的故事。这片孕育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土地,赋予她质朴的生命底色,也在其潜意识里,埋下了“用声音记录时代”的初心种子。(剩余2552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