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4年0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是广东省作协主办的第一份综合性文学评论杂志,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该刊物的创...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前沿观察

论中国现代喜剧的艺术精神
摘要:中国现代喜剧在中西戏剧文化的碰撞中凝聚生成,在动荡激烈的现实斗争中艰难发展。中国现代喜剧在萌生发展中所形成的艺术精神,诸如强调喜剧创作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突出现实主义与喜剧审美的客观性,注重在中西交融中创造现代民族喜剧,以及顾念观众...

思想圆桌:文学世界性与本土性

魔幻、第三只眼与后殖民文学叙事的混杂性
摘要:在后殖民时代,众多作家基于跨国经验和跨文化认同,同时受到第三世界和全球南方当下处境的深刻影响,获得了文学叙事的“第三只眼”,成就了后殖民文学叙事的混杂性。这使后殖民文学与殖民文学产生了差异,同时使各民族国家文学寻求纯洁性与本真性的冲动...
从“文学绘图”到“民间绘图”
摘要:美国学者罗伯特·塔利提出的“文学绘图”是当下热门的空间理论,对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文体的研究极具启发意义。该理论不仅为整合文本提供了有力的框架,还拓展了小说阅读与研究的新方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民间”概念内容丰富,与空间叙事...
文化去殖民与“具主体性的本土性”
摘要: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之后,香港仍然需要一个文化去殖民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条可能路径,在于建构罗永生所提出的“具主体性的本土性”。香港乐队My Little Airport的歌曲创作,为全球后殖民时代的文化去殖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参照...
李维陵的图文跨界与香港诗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李维陵的现代主义小说与香港素描,探索其图文跨界与诗画合作。李维陵不仅造就了一个有生命的日常香港,还探讨了战后的理性时代的重建与道德承担的问题。他的现代主义文艺观,应置于其世界主义的视野与改造社会的要求中予以考察。 关键词:...

粤港澳文学瞻巡

论黄药眠四十年代小说的乡土书写
摘要:黄药眠四十年代的小说,书写了抗战时期粤东北客家侨乡社会的风貌及其变迁。其变,既在于南洋风情的愈发浓厚,以及金钱势力的崛起左右了人的地位、尊严和命运,影响了他们的观念、信仰和社会风气,也在于世家的没落、长老教化的式微等权力结构的更替。其...

“广东文学通史”专栏

敢为人先唱大风
2020年5月28日上午9时,广东省作协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23楼召开《广东文学通史》编撰工作务虚会。省作协党组书记张培忠、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谢有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剑晖、曁南大学中文...

“新东北·新南方”专栏

南方的虚与实
粤语管闲聊叫“吹水”,文学就是一项“吹水”的事业,“吹水”也滋养了很多人。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把“新南方”这汪水“吹”大“吹”热了。既理直气壮,又忐忑不安。作为一个作家,安静地享受阅读和写作才是最大的雅趣,一旦过于喧嚣和热闹心里便有点茫...
历史视野的转换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变革趋势
摘要: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出现了不少或隐或显的变化。这些变化,蕴含并预示着中国当代小说的变革趋势。从国族史观到全球史观这一历史视野的转换,是其中颇为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这在近期被纳入到“新南方文学”进行讨论的作家作品中体现尤为突出。这种转换...

作家作品评论

史诗追求、“登山”叙事与神话意指
摘要:《玉色》是一部题材独特的主旋律小说。小说扎根广东揭阳农村,揭示乔阳商人夏文达是为何又如何完成从商人向基层村干部、从非党员向党员转型,并推动乔阳发展的。小说的开头略类《红旗谱》,用集中的冲突凸显乔阳与个人的转折时刻,显示了作者史诗式书写...
抒情性叙事的探索及文学远景
摘要:青年作家王哲珠的小说作品多与潮汕乡土关联,也有对城市的呈现,体现了浓厚的乡愁与对热烈的新乡土生活的展望。她的小说多采用抒情化的语言,形成一种诗化的叙事风格。王哲珠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将小说写得波澜婉转,饱含深情地述说时代与人、乡村与城市的...
写作于我是世界的延伸
一 奶奶失明了,从此被困在老屋。踏入老屋天井,总看到她坐在外屋门槛边,脸朝门外有光的方向。我很好奇,奶奶坐门边做什么,奶奶说那里近日光,暖,但大热的天,她也呆在那,她是喜欢门边的亮,眼睛看不见,心里是亮着的吧?进奶奶的屋子像进入另一个空间,...
现实主义的成规与新变
摘要:杨志军的《雪山大地》是一部新时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力作。小说依循现实主义成规又有鲜明的个人艺术创新和突破。在营造典型社会环境的同时,小说以丰富多彩的地方风景描写营造情境氛围,增添了环境描写的思想厚度和艺术魅力;作家将人物看作美善共同体的...
叙事的锐度与韧度
摘要:本文阐述了《星空与半棵树》的书写特色。从写作手法、人物形象与情节设置中,分析了作家的基本叙事策略、叙事隐喻性等具有个性话语特色的独特方式。文章触及到了作品的寓意,深度地分析了作品的优长,以及作品在结构和思想性等方面的收获。论文提出作品...
《街巷志》中的历史意识与诗意
摘要:王国华的《街巷志》是书写深圳日常生活体验和感悟的散文系列。“街巷”的命名是他对深圳这座新城的家园气质的建构。他的写作受到当前“非虚构写作热”的影响和启发,其历史意识则与法国年鉴学派的微观史学相近似,意识到“此刻”的历时性,记录深圳不被...
事件叙述中的时间与空间
摘要:事件是世界的基本要素,是具体的、流动的实在。于坚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事件”在其诗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于坚以事件作为诗歌构成的基本元素,力求在诗中展示时间和空间的绵延,并以事件的发展历程探寻某些存在。本文以“事件”的视角切入...
用爱的哲学化解现代困境
摘要:李学武的长篇童话《养月亮的小孩》聚焦儿童成长心理,反映现代生活状态,用瑰丽的想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了一个丰富鲜活的幻想世界,是一部儿童与成人共赏的作品。运用“第二世界”与“互文性”等理论有助于探究这部作品在艺术审美和教育意义方面的突...

当代文学史研究

“工人阶级”的崛起与“工业—大众文化”的勃兴
摘要:就“现代”世界而言,真正主宰整体社会之演进趋向的核心力量,其实是由产业革命而催生出来的新兴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在持续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以“工业产品”为主要依托的消费型文化形态,由此才使得源自“工人”底层的“大众文化”成...
中庸之道:阎真小说的道德理想主义诉求
摘要:道德理想主义是阎真小说的宏大叙事,中庸之道则是这一伦理叙事的基本题旨和叙事之纲。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是(道德)相对主义时代相反相成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前者去“平衡”后者,并使它们在中和基础上达成道德共识,是阎真小说的创作初衷。阎真式中庸之...

作家语录与对话

小说家的“自信”与“不自信”
一 金赫楠:虽然我写过多篇关于你小说的评论,但坦白说,直到现在我对刘建东小说创作仍然没有一种确凿的自信,那种真正读懂读透了的了然与自信。除了评论家们已经发现和阐释出来的,你的小说中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对我来说仍是“未解之谜”。我很期待这次对谈中...

编后记

编后记
编好第2期,已经是春节后。今年广州春节期间比较冷,但不管怎样,温暖的春天已经很近了。 本期“前沿观察”刊登胡星亮《论中国现代喜剧的艺术精神》。作者是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知名学者,本文对喜剧艺术有细致的辨析。近年来,话剧艺术渐渐从人们视野中淡出...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9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