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学者天地

乡愁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
摘要:《边界望乡》是台湾诗人洛夫创造的一首乡愁诗。诗歌以炽热浓烈、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震撼人心。诗人从平易处落笔,情感逐层攀升,并通过意象的新奇使用,创设了两处情感高潮,最终,情感瀑布跌落谷底,给人极大的震撼和冲击。 关键词:洛夫 《边界望乡...
浅谈《白鹿原》中白孝文命运的嬗变
摘要:陕西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描写人物命运各异,其中白孝文人物命运一波三折,由尊跌卑,悲绪万端,接着发生逆转,成为官场人物。他含羞忍辱、绝处逢生、重新站立,成为命运转好的特例。 关键词:白孝文 命运多变 包羞忍耻 抓住机遇 见...
中国朝鲜族方言亲戚称谓
摘要: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是人口在百万以上的18个民族之一。朝鲜族拥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中国朝鲜族的语言受到了朝鲜和韩国的影响,但因生活在中国也受到了汉语的影响,独自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这也反映在亲戚称谓中。本文分析了中国朝...

项目呈现

贡奎古体诗赏析
摘要:贡奎为元代中期著名词臣,他与袁桷、邓文原等人一起,揭开了元代盛世文坛的序幕。他有六卷《云林集》存世,诗歌成就很高,诸体兼备,其中古体诗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其古体诗既有情感浓郁的入世感怀,又有超然物外的理蕴哲思,平淡中有腴味,自然工丽...
在孤独之途中“仰望星空”
摘要:“80后”批评家、诗人赵目珍新近出版的诗集《观察星空的人》以孤独体验为切入点,不仅表现出一种“人到中年”的个人化体悟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尘世经验,而且还体现了向着“仰望星空”做形而上探索的努力。他的诗歌批评集《探索未知的诗学》则通过与当代...
不能转述的隐喻,或抒情
摘要:作诗有曲、直二法。好诗的标准,首先应该集中在构思和立意上;其次,才是技法和语言。就阿翔、温经天、田晓隐、辚啸四个人的诗歌而言,阿翔、温经天、田晓隐的诗歌“重曲”“尚意”,以含蓄、幽隐为主,诗中充斥着不能转述的“隐喻”;辚啸的诗歌以抒情...
《译语类解》(含《补》)医药类词汇解析
摘要:朝鲜时代《译语类解》(含《补》)是当时司译院主编的针对朝鲜留学生或访问学者学习汉语的辞书。我们从中选取“医药”类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整理和阐释,把书中的40个词语重新分成三组:“医”类、“药”类和与疾病类相关词汇。对词汇进行梳理...
从创世神话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
摘要:中西方创世神话都包含神灵造人、灾祸和救赎、原始婚配等神话因素,但二者在创世主体、创世与造人方式、对人的认识等方面有明显不同。受创世神话的影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天人观、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追求幸福的方式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
论汉赋自然观的演变
摘要:以司马相如、扬雄等的赋作为代表的汉大赋中的景观描写是一种罗列式的记叙性描写,是封建意志的体现,并非个体眼中令人愉悦的风景。建安文人王粲的《七释》对景物有了遴选和剪裁,并突出了景物情态,景观描写有了风景的风格。张衡的抒情小赋《归田赋》中...
略论周邦彦怀乡词的情感内涵
摘要:受农耕文明的影响,怀乡之情是中国人重要的思想情感之一。怀乡词传递出的情感不只有思念家乡,还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状态、社会形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流落异地,周邦彦正是如此,他羁旅他乡,在政治上不得志。本文从他仕途坎坷的...
从《青春之歌》谈革命集体记忆的唤醒与建构
摘要:杨沫的《青春之歌》讲述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奋斗过程,其中个人情感和革命集体记忆相互穿插,从个人小爱到国家大义,全文充满主旋律色彩。中国胜利来之不易,和平背后有无数的牺牲,光荣与苦难的记忆都值得被建构传承。与此同时,...
鄂温克族的多维生态解读
摘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详细描写了来自于森林之中、与森林保持紧密联系的鄂温克族的生存状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语言生态四个方面可以思考少数民族的发展变迁及生态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鄂温克族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
中西歌剧东方女性音乐形象构建的异同
摘要:《蝴蝶夫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歌剧之一,剧中女主角巧巧桑是—位典型的东方女性,她与我国优秀的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女主角水红莲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她们都是东方女性,同样是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同样是歌妓身份,同样为爱执着,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思想性和艺术性和谐共振的视听盛宴
摘要:本文重点从虎年春晚节目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追求方面进行深入阐述,认为本届春晚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情结,在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效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成功注入了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同时,春晚节目...

地域文化

试论陈夔龙对贵州文化事业的影响
摘要:陈夔龙由黔发迹后一生未忘贵州的培育之情,他不仅在自己的著作中大力赞扬和推崇贵州先贤的学问和品格,还倾力收集刊刻贵州的地方文献,并出资支持贵州的教育事业,提拔贵州籍后进,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完成了“黔不负余,余亦不可负黔”的承诺。 关键词:...
独寻台岭闲游去
摘要:在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过程中,台州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究其原因,与台州当时社会的交通位置、经济环境、文化发展都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缺一不可的。台州在“浙东唐诗之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南渡 ...
论吉林省方志中的八景诗
摘要:吉林省的方志中记载了众多八景诗,这些诗歌主要记录了吉林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不仅具有文学魅力,还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吉林文化息息相关,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吉林的风土人情。通过对吉林八景诗的分析,结构吉林八景诗的景观建构,解析吉林...

师生论道

高中英语教材各版本外国文学篇目异同及其意义
摘要:中国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不同程度地引入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地道的英语中了解国外社会、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奠基跨文化沟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培育既有中国情怀也有国际视野的英语人...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元素
摘要:在现阶段的九年义务教育中,中小学的英语教材中被编入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饱含正能量,是学习英语的语言范本,也是了解国外社会文化的一个渠道。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外国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培养...
高中英语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德育与艺术
摘要: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必然反映所在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经典文学作品中含着思政元素,对于启迪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辨能力的养成大有裨益。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中国高中英语教材中已经吸收了一些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其...

大学生双创园地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中背景的叙事功能
摘要: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有许多背景描写,可以说背景是《飘》情节开展必不可少的因素。背景指故事发展的时代环境以及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即时间背景和空间背景;它不仅是人物、情节的必要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它的“流逝”和“变化”也推动着叙事各要...

院校平台

从沈从文的佛经故事改写看“神性”的流变与建构
摘要:“神性”是组成沈从文作品风格的重要部分,亦贯穿在他两次改编自佛经故事的作品中。20世纪30年代的《月下小景》还涌动着“神性”一贯的蓬勃生命性和热烈活力,将一切至美至善的画卷通过佛经故事展示给读者;40年代的《青色魇》则俨然赋予“神性”...
《雪晴》系列的文本断裂
摘要:20世纪40年代,复杂和晦涩成为沈从文创作的鲜明特征。他以“抽象”的方式诉说对于自然神性的皈依,其泛神主义的生命体验,不可保存的生命律动,大而化之的生死观念,显然受到了道家哲学与美学追求的浸润。但出于“神”的无法把握以及对现代的焦虑,...
科幻电影文本中的符号学表达
摘要:在科幻电影《湮灭》中,人物、物象等内涵丰富的能指符号参与表意,一系列的镜头组合段不断地生成意义,引发观众的思考。最终,整部《湮灭》共同构成整个电影文本独特的符号系统—“自我毁灭”以及“新生”。可以说,透过以《湮灭》为代表的科幻商业电影...

《红楼梦》研究

从“赤霞宫”到“怡红院”
摘要: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神话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神话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并非各自独立,而是水乳交融式的融合。围绕《红楼梦》文本展开的讨论一直是《红楼梦》研究的核心部分,①但长期以来,“红学”研究没有充分注意到神话...
论妙玉的“畸人”形象
摘要:畸人,是庄子笔下具有高逸精神境界的人,妙玉恰是《红楼梦》中庄子精神映照下塑造的独特文学形象。妙玉之孤怪狷洁,有其天真自然的自我精神追求,亦有残酷现实环境的催逼。庄子的“畸人”精神,可探析妙玉的幽微生命内涵,可解读其“红梅映雪”的人格文...

萧红研究

苦难的超越
摘要:作为女性作家的萧红,一生充满坎坷,童年不幸,婚姻不幸,终生颠沛流离,但她在这些苦难中涅槃,在饥寒交迫、世态炎凉中间出一条女性之路。她的人生经历影响着她的创作,她笔下的人物在面对时局苦难、境遇苦难和人生苦难时,一改往日的麻木状态,展现出...
春归前的“落花”
摘要:《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以女性创作者特有的细腻视角讲述了我国1 9世纪30年代一个妙龄女子在封建旧传统束缚下觉醒了的懵懂的爱情自主意识,但却无力呼唤春天的悲剧故事。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对林黛玉身世的描绘、性格的渲染,呈...
浅析《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成因
摘要:《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是被卖给胡家当童养媳的十二岁小姑娘。初到胡家,她因活泼、不害羞、大模大样,招致呼兰城居民的纷纷议论。在呼兰城,她饱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最终悲惨死去。本文试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封建落后的文化陋习、麻木的“...

《扬州童话精选》研究

文化追念·浪漫抒情·童心未泯
摘要:在《扬州童话精选》中,涂晓晴运用比拟、想象等等修辞手段,以宽广的视野反映扬州城的历史与现状,以抒情的语调讲述鲜为人知的轶闻,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融合,典雅文化与烟火世俗并存,寄寓了作者对母亲城深切的爱意。涂晓晴采用独特的儿童叙事,用儿童...
扬州童话中的百态群像
摘要:《扬州童话精选》是扬州作家涂晓晴创作的一部童话集。这部童话集由众多有关扬州地区的童话故事构成,向读者展示了形形色色、生动活泼的人物,主要有历史人物、神类人物、女性人物三类。这些人物,以其各自的独特性丰富了文学长廊中的人物形象序列,对于...
论《扬州童话精选》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摘要:《扬州童话精选》作为一部宣传扬州文化的著作,不仅涵盖了诸多扬州元素,描绘了不少和扬州有关的文人轶事,还塑造了一批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将着重分析其中的四种知识分子形象。 关键词:扬州童话 知识分子形象 涂晓晴 知识分子作为中国文学中...

语文讲堂

唐诗中的“洞庭波”意象考察
摘要:在唐代,诗人们写下了许多描绘洞庭风光、岳阳盛景的诗篇,而在这些诗篇中,“洞庭波”更是备受他们钟爱的意象。为了探索唐人笔下的“洞庭波”这个固定意象有哪些特点,本文对郑州大学“全唐诗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了检索,提取出了所有直接出现了连续的“...
论横川景三的咏梅诗
摘要:横川景三是日本室町幕府时代的汉诗人,也是“五山文学”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钟情于梅花,创作了诸多咏梅诗。横川景三咏梅诗描写了报春惜春、歌咏隐逸、谈禅说理等主题,既有对五山禅林的师承,又有对林逋、苏轼、黄庭坚、陈与义等宋代诗人的深入...
《促织》“求神问卜”及“魂化促织”的情节分析
摘要:《促织》这篇文章属于教育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第十四课,本篇课文的情节结构按照促织的得与失进行展开,同时在得与失交替的过程中呈现出入物心理变化的跌宕起伏及人物情感的悲喜交加。全文共分为九个自然段,以促织为线索,描写了征促织,...

性别世界

浅析《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摘要:《西厢记》是我国古代著名戏剧之一,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对后世的婚恋观有着重要影响。红娘在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从《西厢记》文本出发,试图全面解读红娘的形象,以便读者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容。 关键词...
命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摘要:巴金长篇小说《家》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的命运或相似或不同。同处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下,作为上层女性的梅和瑞珏温柔恭顺,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处在社会底层的婢女鸣凤和婉儿,也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迫害,她们的生活不尽相同,但她们的命运...
女性主义视角下苔丝与海斯特的比较研究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和《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斯特均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女性形象。她们虽然来自不同时代和国别,但却有着惊人相似的命运轨迹。在这两部作品中啥代和霍桑都表达了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位...

文化与传媒

张爱玲作品在中国内地的流行及经典化过程梳理
摘要: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滩声名鹊起的一代才女张爱玲,经历曲折,情路坎坷,作品在中国内地的传播亦是大起大落。本文结合张爱玲作品在各个时代的出版情况以及影视剧改编情况,在详细梳理张氏作品传播过程的同时,亦对其在各个时期的流行原因进行了初探...

古典丛谈

论孔孟陆王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
摘要: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不同于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根本点,是儒家的学脉。“内圣”就是指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达到一种合于道的高尚境界。“外王”是指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推及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中,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略论《文选》“符命”的命名和评价问题
摘要:萧统所编《文选》一书中设有“符命”一类,收三篇文章:司马相如《封禅文》、扬雄《剧秦美新》和班固《典引》。与刘勰《文心雕龙-封禅》不同,萧统将这三篇文章统称为“符命”,体现出“符命”相比“封禅”所具有的更丰富的内涵和时代特色,也更能体现...
事业不进,立身无地
摘要:谢逸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渴望仕途却未积极入世,而是介于入世与归隐之间,这可以从他有着儒释道的多元思想文化,刚直不羁的个性,家道中落、生活困顿及屡举不第的坎坷人生经历,临川优美的自然美景、浓厚的人文底蕴及北宋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来...
桃源望断无寻处
摘要:流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命运,可分为身体流浪和精神流浪。而流浪意识也贯穿于整个文学史当中,中国古典诗词中就存在许多对流浪主题的抒写。北宋婉约词人秦观,志向高远却仕途坎坷,受党争之害被贬谪各地,漂泊一生,加之性格的上脆弱敏感,其词中充满了离...

小说论丛

论《海上花列传》合“一定不易之理”的真实性
摘要:《海上花列传》能够把人物命运发展所遵循的“一定不易之理”,即人类命运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艺术的形式加以展示,从而使人物命运发展轨迹真实可信,成为现实人生的如实写照,使整部小说成为“通常的人生的回声”。书中主要人物赵氏兄妹以及黄翠凤的命运...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云中记》
摘要:阿来的小说《云中记》,通过叙写云中村地震前后的变化和祭师阿巴重回云中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了珍爱和敬畏大地与生命、平等对待大自然各个物种、反思现代化对生态的破坏等生态思想;同时,小说并未彻底否定现代化和现代文明,并进而否定人的主...
灵魂的烛光,思想的力量
摘要: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各自独特的叙事风格讲述跨越百年的孤独,在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而相比叙事艺术,两部作品取得的更大的成就在于作品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本文试图沿着作者的成长轨迹,探寻作者灵魂的烛光,...
意识流视域下的“回归”母题
摘要:福克纳以高超的意识流手法,通过四个不同的人物视角,展现康普生家族三十年来的“喧哗与骚动”。通过描摹这些被新的制度系统解构了的残缺灵魂,进而唤醒人们对原始环境、自然人性的回归。关于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学界的分析已经十分透彻,但笔者发现,...
时代印痕的“变”与“常”
摘要:《血色莫扎特》以一场凶杀案为背景,全面介绍20世纪90年代社会全貌。小说中保存着独属于20世纪的时代特征,并且在对葛春风等人的刻画中,书写青春时代永恒的浪漫主题,在时代的变动之中呈现常态的人生境遇。而叙述策略上对自我叙述惯性的突破性尝...

影视观察

身份询唤·主体性悖论·自我重塑
摘要:电影《我的姐姐》以兼具现实与温情的笔触,描绘了围绕姐弟关系构建的中国式亲情图景,揭示出父权意识形态询唤下的女性身份困境。女性的自我独立与家庭伦理选择的戏剧性冲突,成为姐姐主体性身份建构的一大悖论。影片除了展现女性的抗争,更着眼于对女性...
出位之思:《影》的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呈现
摘要:“出位之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突破自有媒介限制,模仿其他媒介的表现形式及美学效果。“出位之思”作为一种跨媒介叙事实践,存在于各类艺术创作中,尤其是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与以往电影模仿西方绘画不同的是,张艺谋电影《影》所要追求的是中国...
电影《维荣的妻子:樱桃与蒲公英》中的救赎与再生意识探析
魏晓婷摘要:2009年因纪念太宰治(1909-1948)诞生一百周年,日本影坛再次刮起了太宰治文学作品的改编浪潮。《维荣之妻》作为日本文学界“无赖派”小说家太宰治的代表作,《维荣的妻子:樱桃与蒲公英》这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也应运而生。影片名中的...

文苑经纬

基于古代戏曲理论的“虚实”观探析
摘要:“虚实”论在古代戏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古代戏曲理论对“虚实”观进行探析,有利于挖掘古代戏曲理论的宝贵精华,促进戏曲事业更好发展。本文追溯了古代戏曲理论“虚实”观的思想起源,探讨了基于古代戏曲理论的“虚实”观,分析了古代戏曲理论的...
形式对等角度下《题西林壁》英译探 赜
摘要:很多学者都讲求:形式是翻译的最终体现。本文以“形式对等”为基点,从内容或形式对等的角度去对比,分析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本文对比分析四位翻译家的英译本,即万昌盛、王倜中译,王守义、诺弗尔译,Watson译和许渊冲译。从译文...
《浮生六记》中的才德观
摘要:《浮生六记》是描写盛清江南日常生活的一部自传作品。作者沈复用温情的笔调与深情的追忆刻画出了一个德才兼备的才女形象。本文试图从沈复对其妻子“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感叹中探析其对女子才、德的看法,并从中窥见盛清时代的才女文化与其道德要求。 关...
基于林语堂翻译理论视角下《浮生六记》林译本赏析
摘要: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一篇见解深刻独到的翻译论文——《论翻译》里。《浮生六记》作为林语堂译作中的代表之一,是林语堂翻译思想最充分和最直观的再现。因此本文将结合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对《浮生六记》林译本进行赏析,...
经典的解读方法的重探
摘要:《经典重估与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创新》是蒋承勇教授近十余年带着“重写”与“重估”的理念对西方文学进行思考与研究的成果,响应了21世纪“全球化一网络化”浪潮中的“经典重估”呼声,书中通过对西方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思潮和经典理论的解读与重探...
网络非遗小说初论
摘要:在大规模的非遗名录申报热潮之后,如何促进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是“后申遗时代”的重大课题。虽然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学的关联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细分到非遗与网络文学的融合研究目前只有宏观的方向和策略,具体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一般情况...
中外水彩画名家写实主义风格表现技法浅析
摘要:水彩画是外来画种,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绘画相互交融,使众多中国画家笔下营造出独特的东方韵味与全新格调。美国水彩名家怀斯运用独家精湛技法描绘出许多写实风格鲜明的不朽之作,作品在世界范围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在中国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的一大...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2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4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2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5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2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08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5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4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4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5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评论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作欣赏·评论版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