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5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艺理论与批评》为国家级文艺理论类重要核心期刊。本刊倡导以跨学科的、综合的文艺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评论...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2.00 ¥4.00
目录

卷首语

卷首语
“新世纪”来到2025年,已驶过四分之一的篇幅。人们所谙熟的各式历史分期,犹如时间的魔术师,变换着不同的诉求、立场与未来想象。2024年11月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新时代 新文艺 新作为:十年来文艺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以习近平总书...

特稿

新时代文艺的赓续与发展
编者按: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多彩形式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图景、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新的文化业态和演艺形式不断涌现,文化艺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了。十年来,在讲话精神引领下,我国文艺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文艺理论也有很大推进。这里,我结合自己的科研活动,谈一点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论述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的体会。 总的来说,习近平...
试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路径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从大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格局看,有过两次重要经历,分别是苏联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传入。 第一次经历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学习苏联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为主要任务,这对于传播马克思...

细读与重释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风景的内爆
摘要:在艾芜1947年的小说《田园的忧郁》中,那个看风景的叙述者似乎主要眷恋的是中国古典的山水传统,是以身在画外、与画悬隔的方式来刻画风景和淘写情操,扬弃了与佐藤春夫密切相关的忧郁。一旦要重新桥接人与风景的关联,借力的也是社会关怀和集体政治...
以“生活”重塑“启蒙”
摘要:1943年,陈家康、乔冠华、胡绳、茅盾在重庆集中发表了几篇以重树“生活态度”为核心的文章,以反思战时作家生活态度为契机重塑“新文化”运动,使重塑本身成为革命话语建构的一部分。“启蒙”既是左翼文化人重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话语资源,也成...
20世纪40年代的青年聚合与“七月”成派
摘要:七月派悬而未决的历史话题之一,是其何以拥有强大的历史黏性,在长达50余年的政治文化激荡中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和组织团结。为此回溯问题的起源,即面对七月派来路的历史审定时,首先应跳出《七月》成派——“七月”成派的简单视野,从20世纪40年...
“依善而行”:乡村世界中的“思考者”
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乡村世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近40年来的小说创作中,许多优秀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了这种生活的现实,张炜的《古船》、关仁山的《日头》、陈彦的《星空与半棵树》等长篇小说,面对乡村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

“新东北文艺”研究

“东北文艺复兴”的命名困局及“复兴”对象
摘要:从2015年开始,“铁西”叙事引得了文坛的广泛关注,董宝石通过戏仿的方式提出了“东北文艺复兴”。这一提法得到理论关注,这种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艺现象及其命名与“新南方写作”“新北京写作”等共同构成了文艺界的众声喧哗。然而将这一文艺现象命...
可疑的“新”与走向碎片的历史总体性
摘要:重回“新东北作家群”的历史化现场,可以重新辨析“新东北作家群”审美范式之“新”,在其共同偏好的父与子双线结构形式下,隐藏着子一代试图召唤历史又无力超越历史、试图超越历史暴力但仍落回历史暴力逻辑的双重悖论。隐含作者“我”与叙事者“我”、...
荒寒的表达与限度
摘要:伴随着新东北叙事的影视化热潮,东北的叙事美学再次引发关注。这些影视剧对东北进行的再生产给了东北荒寒具象化表达的空间和被消解被抵抗的可能,从中可以窥见东北荒寒美学所被赋予的文化政治与时代隐喻。根据郑执长篇小说《生吞》改编的短剧集《胆小鬼...

《我的阿勒泰》:从散文到电视剧

李娟的意义
摘要:通过分析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影像语言,李娟散文的情感结构、审美特质和意义空间可以在“媒介间性”的视野下被重新探讨,涉及其散文中情感形式的生成、作为修辞和诗学形式的“移情”、观照和呈现风景的“装置”,以及在书写阿勒泰过程中体现出的关于...
“房间”内外的文学与“生活”
摘要:在系列散文与同名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生活”都成为一个被创作者自觉关注、阐发的重要范畴,乃至文本意义和文化功能的生长点。具体而言,散文中“我仍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活”这一表述指向了“作家”身份及生活方式对自身感知活动范围和方式的限定,...
剧版《我的阿勒泰》的影像传统与叙事逻辑
摘要:改编自李娟散文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引发现象级的观剧热潮的同时,也使阿勒泰这一地处北疆的少数民族地区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这部剧真实地呈现了哈萨克族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遭遇的代际冲突与文化危机,这也是导演试图实现的叙事目的之一。不过...
情感重塑与目的地营造
摘要:作为2024年现象级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改编自同名散文集的创作起点与其突出的文旅剧属性构成了解读这一影像文本的双重视角,由此可以探讨该剧与原著文本、影像与现实之间多重交织的互动关系。从散文写作到电视剧创作,《我的阿勒泰》呈现出一种从...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当代少数民族长篇小说的诗学建构及其内在缺憾
摘要:中国当代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在地域史、民族史、家族史、自然史和世界史的深度挖掘与重铸中,以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并重的方式讲述前现代与现代的中国故事。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错互动里,少数民族作家以各具特色的长篇小说创作折射出时代经验与情感结构的...
2020—2023年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评述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以迅速而具体地反映各族群众的心声和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而见长。在近四年中,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作品不仅表现了少数民族小说家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还注重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大团结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时...
风物志、人情书与心灵史
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阈中,近年少数民族诗歌创作所述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情感和信念的表达上呈现出诸多新的状貌,并经由风物志、人情书与心灵史等层面加以结构:将地方性与国家乃至世界相勾连,以期抵达更为阔大而深刻的境界;通过摹写个体或群体...

新媒介

女频网络文学中的道德问题
摘要:2022—2023年关注度极高的两部网络文学作品《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和《早安!三国打工人》所塑造的女主角,在道德问题上的选择截然相反,却都将女主角对道德问题的叩问与女主角的个人成长轨迹结合在一起,接续了女频网络文学中...
从“红袖添香”到“红袖读书”
摘要:红袖添香作为国内的老牌文学网站,最初为面向女性网友的“仕女文学站”。随着个人网站时代的结束,红袖添香转变为带有文人情怀的综合性文学网站,并剥除了网站的性别特质。VIP付费阅读模式的创立,最终又将红袖添香以类型小说网站的样貌交还给了广大...

民族、国家与图像

《血衣》内外:王式廓的革命历史画研究
摘要:本文以王式廓历时长达20年创作的《血衣》为线索,结合中央美术学院内部档案勾勒王式廓的革命历史画创作脉络。在新中国开启的革命历史画创作潮流中,如何用革命历史画表达和塑造新的国家意识、历史记忆和形象,是一代美术家面临的新艺术问题,同时也是...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艺理论与批评

杂志价格:¥4.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艺理论与批评

杂志价格:¥4.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